虽然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意识到“规模至上”的弊病,但短期内扭转基金业“规模至上”的观念却不是件易事。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大干快上,规模优先的指导方针,曾助力基金业资产管理规模短短数年便一路冲刺至三万亿元的巅峰,基金公司也在管理费收入上赚得盆满钵满。尽管近年来A股赚钱效应缺失,基金业过度疾奔带来的诸多隐忧渐渐暴露,但惯性使然,“规模至上”的思维依然深深烙印在基金公司股东和高管的脑海里。正因如此,虽然心中明了新基金发行容易陷入亏损泥沼,但许多基金公司却依然不惜铺张,不忌恶性竞争的后果,扎堆将新基金发行潮推高一浪又一浪。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基金业“规模至上”观念如此深刻,但令基金业颇为丧气的是,尽管各家基金公司营销花样百出,绞尽脑汁拓展客户,但自2008年以来,基金业的资产管理规模竟是不升反降。基金产品数量近年来确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单只产品规模和盈利贡献却不断下滑,而基金业所支付的人力成本和维护成本却与日俱增,基金业利润被渐渐摊薄。这种尴尬境地,让不少基金业内人士开始反思:随着基金业资产管理规模扩张的边际成本不断增加,“规模至上”发展路径是否已走到尽头?
事实上,已有基金公司高管指出,倘若不是监管层一直以来狠抓制度建设,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和托管制度,有效控制行业风险,过去几年基金业粗放式扩张和行业内急功近利的浮躁氛围,就有可能将基金业拖入银行业、券商业曾经历过的大扩张后风险骤爆困境。可以预见的是,基金业高度市场化,一旦其陷入了风险集中爆发的困境,所遭受的损失也将比银行业和券商业大得多。从这个角度讲,此时基金业对“规模至上”发展路径进行反思十分必要。
虽然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意识到“规模至上”的弊病,但短期内扭转基金业“规模至上”的观念却不是件易事。其中最核心的原因,是基金公司的收入依然与规模紧密相连,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基金公司将工作重点放在大力扩充规模上,也是常人之举。但基金业不得不直面的现实是,曾百试不爽的营销手段正逐渐失灵,并且带来的负面因素更是直接增加行业费用以及降低行业在营销领域的话语权。因此,有基金业人士认为,追求规模的思路并没有错,但需要调整对规模增长的要求,以及改变规模增长方式“一条腿”走路的困境,从多个渠道寻求增量的拓展,尽量避免在存量领域的恶性竞争。
调整对规模增长的要求,其实已是各家基金公司的普遍共识,这一点,在中小基金公司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东方基金公司总经理单宇就在日前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基金业“金牛奖”中表示,要以平常心来面对市场的变化,不能患得患失,要坚信市场长期向好的大势。而在规模增长方式上,尽管营销的重要性仍难以替代,但重视业绩、提升服务等各种手段的分量近年来却不断增加,这显然会有助于基金业对“规模”二字的更深层次理解。除此之外,一个可喜的变化是,基金业已经将发展的眼光从单一的A股公募基金中跳出来,无论是已有专户业务、QDII、投资顾问,还是正在拓展的其他资产管理业务领域,都将有助改善基金业在规模发展上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