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各类关于楼盘降价的传闻不断,市场各方的神经再次被敏感的楼市揪了起来。尤其是对于广大刚需来说,这种风声鹤唳的时节,究竟该不该入手呢?买吧,怕后面跌了自己后悔;不买吧,“狼来了”的事情已发生多次,又怕后市报复性上涨。
根据记者多年的观察,这种“降价声”风传的节点,在近几年的深圳房地产市场已发生多次。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11年四季度,当时市场历经了“国N条”一年多的洗礼,市场成交长期清淡,因此不少开发商在2011年四季度至2012年上半年的一段时间里,采取了一定程度上让利打折的手段 。当时市场初期开始酝酿逆转的情形和目前的形势有点类似,但也不尽然相同。
相同之处在于,今年春节后,市场确实出现了各种降价传闻,尽管这些所谓的“降价”以营销和噱头的成分居多,但也反映出目前开发商去库存困难,市场前期房价快速上升的势头已得到遏制,房价进入了横盘阶段,个别开发商为了去库存、为了现金流,采取了一定程度上打折促销的活动。经历过2013年上半年抢房潮的深圳市民一定记得,当时有些楼盘的价格几乎一日一涨,让利打折纯属做梦。这些目前还比较零星的案例已昭示出市场各方心理的变化:由于房子开始难卖,开发商、小业主已不敢随便加价,甚至开始小幅让利;另一方面,市场风向变了,刚需们更犹豫了,加剧了观望情绪。
不同之处在于,2011年四季度开始的那一段短暂的降价期,主要由于当时严厉的调控措施,如限购限贷等刚上马,打压了当时的投资潮,市场在经历了一年多的低潮期后,“降价跑量”成为一种共识。今年春节后市场进入低潮期,主要受银行收紧房贷,购房者置业成本上升,以及2013年火爆的楼市消化了相当大一部分刚需的影响。
尽管当前市场开始酝酿逆转的情形和当年有些相似,但谁也不知道目前主要反映在心理层面的变化是否会演变至实际的市场行为。究竟是持续假摔还是最后弄假成真,后市走向无人敢断言。
近日记者身边发生的几件事可做参考。好几个朋友前几年在广东阳江、山东潍坊、四川成都等老家或曾经工作的城市买过房子,因为搬到深圳想换房,所以今年打算把外地的房子卖出去。不过,他们同时发现,进入今年后房子卖不动了,即使现在这些房源已接近成本价在卖,但却3、4个月都没有卖出去。有一位朋友昨日跟记者说,从年初到4月份,来看房的买家甚至出价越来越低,最新的出价已跌破了她的买房成本。“二三线城市的房子太多了,我想卖的那套房子周边都新开了几个楼盘,和新房比起来,小地方的二手房根本卖不动,也卖不起价钱。”这位朋友说非常担心当地的房价会撑不住,到时候房子会“砸”在手上。
另一个信息,申银万国最近的研究报告显示,从住宅的供需比来看,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供需比为65%,处于相对供给不足的状态,二线城市的供需比为116%,三四线城市的供需比为125%,全国供需比为119%。仅从供需比来看,一线城市仍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换句话来说,一线城市的房价或许还有一定的支撑因素。但局部供需严重失衡的城市,如营口、鄂尔多斯、张家界的供需比分别达到了476.6%、385.4%、246.7%,这类城市的楼市风暴或将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