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改革,从多个角度来讲,力度都是空前的,也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在此,高考志愿网总裁孙成和专家冯全双老师共同梳理出对于未来考生和家长影响最大的10个关键点,以期能让考生和家长更精准地把握高考改革的精神实质。
1、自主招生高考后进行,相关主体都轻松
对考生来说,由于自主招生的时间移到高考成绩发布之后进行,所有考生,都没有必要再为自主招生去忙碌。一切等到高考完成之后再说,考生不会过早地卷 入自主招生考试,真正减轻了考生的压力;对中学来说,所有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都不会被自主招生打乱。中学在高考之前可以有条不紊地安排自己的教学和考生 复习;对高校来说,面对刚刚新鲜出炉考生成绩,高校关注点将是如何通过笔试以外的简单有效的途径,快速甄别考生所表现出来的那些笔试成绩反映不出来的潜在 能力;对家长来说,时间安排也更加从容。
2、艺术特长生不再有加分,省级加分不再通行
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
3、缓解考生备考压力,能否真正减负则有待解决
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多一次机会就多一种可能。英语考两次,选择分数高的一 次,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件好事。国家首先在英语学科打破一考定终身是一个很好的趋势,以后会不会扩展到语文和数学学科值得期待。外语科目一年两考,对于缓解 考生的精神压力是有帮助的。但是,只要考试机会多了,就会引起考生刷分等现象。如何在增加考试次数的情况下,不增加考生负担,规避刷分现象,是具体方案需 要解决的问题。
4、高考计分3+3,考生可以扬长避短
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 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新政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所长和职业规划选择学科和未来高校报考方向。这种 改革是符合教育及孩子成长发展规律的。六科选三科,有18种结合,但是根据按大类招生的趋势,会相对稳定。在六个学科中自主选择三科,大多数学生的选择可 能还是理、化、生或史、地、政,文理交叉的选择不会太多。
5、不再唯分数论,考查的更全面
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组织实施。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对人才的考查不再唯分数论。
6、差距趋小,更加公平
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更加凸显公平。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
7、录取不再按批次,双向选择机会多
新政提出,推行平行志愿、取消批次录取等涉及高校招生的改革。平行志愿会更加加剧“分数扁平化”,对高校生源会产生一定影响,不利于高校优势专业学 科建设。影响较大的是“211”院校。而对于北大、清华这些国内顶尖的“985”院校影响并不大,因为学生“知分、知线、知位”填报的话,这些学校大都已 将最拔尖的学生锁定了,学生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
8、北京或将减少属地招生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要求,部属高校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将调出的指标主要用于中西部及入学机会偏低的地区。北京将在改进招生计划分配上进行改革。 2015年,部分本科一批招生学校在京招生时,将把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定向投到生态涵养发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以提高这些地区升入本科一批高校的学生人 数。北京市教委向市属高校下发的2014年招生计划建议人数显示,今年北京市属高校的京外招生计划稳中有降。
9、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进行招生倾斜
这次改革将采取两项倾斜政策:第一项是,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这项计划从2012年启 动,到今年已扩大到5万名,覆盖22个省份的832个贫困县,今年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2013年增加了11.4%。第二项是,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 校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专门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村学生。
10、高职院校招生分类考试将成为主渠道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 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2015 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