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能源经济中心主任 林伯强
由于俄罗斯、沙特、墨西哥、委内瑞拉举行的四国会谈没有达成减产协议,受此影响,WTI和布伦特油价迅速下跌。之后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决定维持石油产量,更是进一步引发了全球油价震荡,当日暴跌8%。
为什么产油国两次联手减产保价的行动都难以达成减产协议?对于欧佩克不愿限产保价,有很多阴谋论的说法。其实从欧佩克自身出发进行客观分析,欧 佩克拒绝减产更可能是无奈之举。摆在欧佩克面前的主要有两个困难:一是欧佩克国家内部必须能够达成一致;二是能否得到非欧佩克产油国的配合。
欧佩克内部达成一致就存在很大挑战。欧佩克是个松散的卡特尔组织,由于原油生产成本不同,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各异,各成员国利益冲突难以协调,达 成内部一致非常困难。欧佩克大部分国家经济结构单一,对石油的依赖程度非常高,经常难以遵守欧佩克产量规定,更无法履行减产计划。历史上,欧佩克曾经多次 制定限产措施,但成员国的违约行为屡有发生,分配的产量限额没有得到认真执行,致使限产效果大打折扣。产油国之间就市场份额展开的博弈,使得限产保价的第 一道门槛就难以越过。
退一步讲,即使欧佩克内部达成一致,也很难保证全球石油供应会很快减少。受到连续几轮长周期高油价刺激,非欧佩克产油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份额已经 超过欧佩克。特别是,2010年美国页岩油规模化开采以来,全球石油供应格局更是趋于多极化,欧佩克的主导能力弱化。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欧佩克产量仅占世 界总产量的40%左右。也就是说,大部分石油产量事实上并不在欧佩克的控制范围之内。如果欧佩克宣布减产,而其他国家不减产,欧佩克很可能会面临更加不利 的影响,得不到价格的好处,还损失了国际市场份额。从内部协调和外部环境来看,两次减产保价都没有成功不难理解。
接下来产油国会怎么做?近期石油价格走势可能还会继续弱势,目前看不出有改变原油市场供应相对过剩的迹象。
首先,供给面会持续宽松。前面已经论述,在当前情况下进行减产保价很难取得成功。页岩油方面,国际能源署的数据表明,美国超过80%的页岩油盈 亏平衡点低于60美元/桶。持续的低油价才会对美国页岩油生产产生影响,且影响程度也不能被过高估计。毕竟,主要产油国平均的财政收支压力比页岩油企业可 能更难以抵御低油价。第二,全球对石油的需求增长缓慢。目前,主要经济体经济依旧疲软,特别是欧盟和中国的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原油需求下降。今年二季度, 全球石油需求增速下降到2011年以来的最低,而同期石油供给却增加了,短期供大于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发布报告还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速,如果未来全球 经济依然不乐观,那么短期石油价格就难以改变弱势。由于石油的投机成分很大,比较弱的石油需求预期会使市场进一步做空,油价跌至每桶50-60美元甚至更 低是可能的。
对产油国而言,油价重挫有两大挑战,限产保价恐怕难以避免。一是油价下跌会引起巨大的财政平衡压力。根据IMF的报告,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 分别需要每桶101美元、120美元、136美元的油价才能达到收支平衡,大大高于目前的油价水平。财政压力又会进一步引发货币贬值和其他社会经济问题。 这一轮的油价下跌已使俄罗斯卢布贬值超过30%。二是随着油价开始逐步逼近生产成本,会使产油国的石油生产陷入困境。
因此,一旦油价跌破60美元,将对主要产油国产生很大的冲击。届时,其共同利益或将大于分歧。笔者认为欧佩克将可能召开特别会议,以谋求在内部 达成一致减产,以支撑油价。而且,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家可能也会采取配合措施。历史上看,就像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油价一度跌破40美元,后来 产油国达成协议限产成功,此后油价开始快速回涨。当然,“此刻”的全球经济大环境与“彼时”的状况很不相同,主要是石油需求情况不相同了,因此需要产油国 做出比“彼时”更大的努力。
当然,如果能等,产油国也可以等待石油供需再次平衡。油价下跌会刺激全球经济复苏增长,推高石油需求。尽管油价下跌给石油出口国造成很大的经济 和财政压力,但对全球几大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却有好处。这几大经济体都是原油进口国,除了美国之外,经济都相对疲软。油价下降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中游 行业盈利状况,提升消费者消费愿意。另一种途径是,油价下跌会带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整体减低生产成本,从而刺激产出。作为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中 国是石油价格下跌的受益者。欧盟也基本上是石油进口国,油价下跌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经济发展。美国仍是第二石油进口国,石油价格大幅度降低,对美国经济 增长非常有利,可以进一步刺激国内消费,减低生产成本。日本石油消费基本上依靠进口,其疲弱的经济或许有望由此得到刺激。
因此,近期油价大幅度下跌,如果可以持续相当一段时间,非常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现在已经有人认为全球经济将因此上升0.5个百分点至1个百分点,而全球经济增速加快将有助于提振石油需求,从而支持石油价格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