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5月17日宣布初裁结果,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行为,倾销幅度达31.14%-249.96%。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是不战而败还是迎难而上关系到国内在美光伏产品的生死存亡。美国商务部5月17日宣布初裁结果,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行为,倾销幅度达31.14%-249.96%。一旦最终获得肯定性终裁,价值约30亿美元的出产于中国内地的光伏产品基本可以告别美国市场。中方如何反制成为决定结果走向的重要一步。
初裁结果公布当天,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便发表讲话强调,中方敦促美商务部在后续调查中更正错误做法,避免做出不公正的裁决。与此同时,中国光伏产业通过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发表声明称,中国光伏企业会团结一致,继续在反倾销和反补贴程序中积极、顽强、有力地抗辩,为维护自身合法利益尽最大努力。
为就美国反倾销初裁裁决进一步阐明中国光伏企业的立场和应对举措,机电商会牵头,尚德、英利、天合、阿特斯等光伏企业将于本周四召开应对美国太阳能产品“双反”调查新闻发布会。
“倾销幅度最高达到近250%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对此案评价称,这属于美国对华一揽子政策的一部分。
宋泓表示,一方面企业要在行业协会牵头下积极应诉,政府方面也应该进一步向美方施加压力。“从我国的角度来讲,对针对中国采取贸易特别限制的国家采取先发措施,更多的在具有类似影响力的产品上进行积累和储备,特别是针对美国对华出口量大的汽车、农产品、飞机等产品上对其施加压力。”
在5月18日光伏反倾销初裁结果解读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我们已经做好了反制准备,但是希望不要出台,因为这对中美两国都没有好处”。
目前来讲,中方在这场不能不打的战役中,还有一张牌可以打,那就是将于本月25日结束的中国商务部对美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
不过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看来,尽管这张牌在这个时候是必须打出来的,但由于美国输华新能源方面受影响不及中国输美产品,因此威慑力恐怕不大。整体来看,案件走到这个地步,翻盘的机会不大,但不排除降低倾销幅度,从而保住该产业在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