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宣布合计高达5700人裁员计划的宝洁再度尝试化解成本压力,本轮选择的方式是开始提价之旅。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宣布合计高达5700人裁员计划的宝洁再度尝试化解成本压力,本轮选择的方式是开始提价之旅。来自渠道方面的消息显示,沙宣及海飞丝部分产品本月涨幅达10%- 20%,宝洁方面则向南都记者表示,对于价格问题不方便置评。
今年2月宣布合计高达5700人裁员计划的宝洁再度尝试化解成本压力,本轮选择的方式是开始提价之旅。来自渠道方面的消息显示,沙宣及海飞丝部分产品本月涨幅达10%- 20%,宝洁方面则向南都记者表示,对于价格问题不方便置评。(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而“涨声”响起的除了普罗大众经常使用的洗发水等大日化产品,还有那些身娇肉贵的大牌化妆品们,在年初C hanel、SK -Ⅱ相继提价5%- 10%之后,HR、Kiehls、Dior、碧欧泉、娇韵诗、Lam er、Laprairie、Fancl、欧舒丹等也都在渠道商所提供的调价名单之上。一边是今年开始的化妆品关税下调,一边是本周开始的化妆品完税价格提高,政策面对价格影响有限。
日化行业忌谈“抱团”涨价
涨价早已不是太阳底下的新鲜事儿。来自渠道的消息称,宝洁本月开始上调海飞丝、沙宣价格,幅度约10%-20%。宝洁方面去年同一时期曾回应称,只是上调了对经销商的出货价,并非终端零售价,消费者购买产品时所支付的最终价格由销售产品的零售商决定,今年其新闻发言人张群翔则更加谨慎地向南都记者表示,对于价格问题不予置评。
事实上,去年同一时期,多个渠道反映联合利华从4月起将涨价6%-15%,宝洁也发布口头提价通知,纳爱斯与立白亦酝酿同期“联手”涨价。但在发改委要求下,各家均暂缓执行,联合利华更因向媒体发言被处以200万罚款,但很快便于5月爆出已实现终端提价约10%的事实。
显而易见,“可以涨,不许说”、“独自涨要得,抱团涨犯忌”是罚款事件后各家日化公司的统一认知。昨日联合利华等多家公司均向媒体表示暂无价格调整计划,同时也一如既往地提及上游原材料成本问题。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石油价格总体呈攀升趋势,以英国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为例,3月内均维持120美元/桶上方,近期才略有下挫,增长态势则难以改变。
从最新财报看,宝洁去年四季度销售收入微增4%至221.4亿美元,但净利润却由33 .3亿美元大跌49%至16.9亿美元。联合利华也面对同样难题,虽然当季销售总额增长7.1%至115.64亿欧元,但净利润同比下滑20.42%至7.6亿欧元。“虽然上调了销售价格和采取了一定的节约成本的措施,但成本的快速上涨仍使我们遭遇一些困难。”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保罗·波尔曼直接宣称这是净利润大幅下滑的主因。但随后宝洁C E O麦睿博削减广告成本的表态则让媒体关注起另一行业现实———2011年宝洁93 .15亿美元的广告开支较2009年的75 .19亿美元大幅上涨了23.9%,而同期的销售额仅增长了7.6%。
政策面对价格影响有限
而海关总署最新修订、本周即将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物品归类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物品完税价格表》显示,化妆品50%的税率虽然与2007年修订的版本一致(当年化妆品税率一度从10%急升至50%),总体税率保持不变,但部分细分产品的完税价出现上调。化妆品精华液完税价格(指海关根据有关规定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审定或估定后通过估价确定的价格,是海关征收关税的依据)为150元,提高到300元后一瓶就要多交75元的税。眼霜完税价格也从原来的100元提高到200元,多交50,香水则从100元提高到300元,多交100.如此一来,若个人所携带进关的产品总价值超过5000元,且经过比较计算后选择化妆品作为超额的完税部分,或是通过邮寄“海淘”者,寄自港澳台超过800元的部分,和其他国家超过1000元的部分,势必会对进口化妆品的价格影响不少。
但仔细想来,化妆品价格就如国内油价一样,随行就市地涨,却很难随行就市地降。记者了解到,按照《进口商品暂定税率表》,今年以来,护肤品关税由6 .5%下调至5%,但C hanel、SK -Ⅱ、H R、K iehls、D ior、碧欧泉、娇韵诗、Lam er、Laprairie、Fancl、欧舒丹等却不降反升。
一方面护肤品到岸后仍须征收30%的消费税和17%的增值税,另一方面彩妆和香水都不属调税范围,因此在中投顾问研究员李加楠看来,降价空间有限,且高收入群体的增多导致的需求持续增长,间接推高了其价格。且广东精实营销总经理冯建军的观点与宝洁等公司的财报体现出的相一致,化妆品很大一部分成本被用在市场推广和广告宣传上,因此也导致其受一两个点的政策面影响不大,而可以自顾自地保持一年一两次的常规提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