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财经网7月16日消息 7月12日,红宝丽发布“关于销售收到假票据的公告”:公司销售业务接收银行承兑汇票,在回收货款过程中,发现一份银行承兑汇票是假票。2013年7月9日,公司为防范风险,对该票据及其他银行承兑汇票进行了鉴别,发现还有其他假票据,合计金额6896万元。
公司称,该事项可能会对2013年半年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但具体数据仍无法确定。红宝丽今年一季度营收为4.85亿元,6896万元票据占其营收的14%。
失控的内控
公告显示,经初步核查发现,涉及的假票据由公司某业务员提供。7月10日,公司已向南京市高淳公安分局申请立案,公安部门已受理。同时也已启动核查程序,核查假票据涉及的业务及往来情况,以确定存在损失可能性。
红宝丽董秘王玉生表示,此事项仍在核查之中,核查结果会尽量在半年报中披露。
红宝丽主要将银行承兑汇票用于采购原辅材料、外购件及销售货款的收入。2012年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年末,红宝丽应收账款下的银行承兑汇票为24762.1万元。
实际上,红宝丽在“书面上”对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是有所规定的。
红宝丽于2008年10月披露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第一,收到购货单位交来的银行承兑汇票后,市场部应认真审核,及时填制银行承兑汇票签收单,经往来核算岗位确认后移交银行,不能及时移交的交财务部销售管理岗位保管,并建立暂保管台帐。
第二,财务部与市场部共同认定可采用银行承兑汇票结算的客户名单。第三,建立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手续制度,收到票据认真审核并通过开户银行及时查询。
从上可看出,红宝丽对银行承兑汇票结算设有两道内控安全阀,分别是市场部和财务部。但如今出现假票据,说明两道安全阀均已失效。虽然公司称“涉及的假票据都是由公司某业务员提供”,但如此大额且不止一张的票据,说明其内控系统存在疏漏。
对此,王玉生解释:“由于假票据仿真度较高,所以没当即发现。”
谁在造假
红宝丽在公告中称该事项可能会对2013年半年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在今年一季报中,红宝丽预测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幅度为10%-30%,变动区间为5490万-6500万元。
对于具体影响,王玉生没披露具体金额,仅表示:“6896万元假票据并不意味着会有6896万元损失,具体损失金额还在核查之中。”
上海一位基金经理告诉记者,“按一般企业确认销售规定,收到银行承兑汇票第一步就是确认其真实性,缘何会回收货款时才进行确认呢?”
资料显示,红宝丽现在有三大主要业务: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异丙醇胺、新材料(包括太阳能EVA胶膜、聚氨酯建筑保温板材),主要客户是冰箱类企业。
“对于这种制造型企业来说,最重要风险点是货款回收。”在上述基金经理看来,“假票据”的爆出表明其在与客户间的协作存在风险,但公司却没能很好地评估和应对。
那么究竟是谁在造假?
“我不太相信这是业务员能独立完成的事情。”上述基金经理坦言公司财务人员竟没察觉不太可能。“近7000万元销售收入全是银行承兑汇票,难道就没人想起来去验证真假?”
而由于前董秘刘祖厚辞职公告与本月12日关于假票据的公告间隔仅半月多,市场不由揣测刘祖厚的离职是否另有原因,记者多次致电刘祖厚均没接通电话。
王玉生表示刘祖厚“是正常离职,不存在其他情况”。此外,究竟是哪家银行的承兑汇票呢?对此王玉生亦没透露。记者将继续跟进此事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