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矿山企业垄断、进口铁矿石价格高位运行影响国内钢铁企业效益的背景下,提高铁矿石自给率成为国内钢企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但想开发国内自有矿山却也不那么容易,本钢集团近日就遭到了这样的尴尬。
环保部4月30日公示的审批意见显示,本钢集团有限公司总投资超过137亿元的铁矿资源开发中长期发展规划项目因规划冲突、相关项目存在未批先建、减排方案未落实等问题未被批准。截至5月7日,该意见已经公示满5个工作日,这意味着本钢上述项目注定了延期开发的命运。
历时三年未获批
“这个项目的环评工作已经进行了三年,现在被列入拟不予批准名单就相当于不批准,只有等企业把相关问题解决完再进行报批。”负责本钢上述项目的环评机构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诚嘉宇”)5月8日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该项目规划曾几经修改,也造成了时间上的延长。
公示资料显示,上述本钢集团铁矿资源开发项目规划范围包括南芬露天矿、歪头山铁矿、北台铁矿等7座铁矿山和5座选矿厂,其中,拟新开发5座铁矿山,配套新建2座选矿厂和1座尾矿库,项目总投资约137.389亿元。而在2012年5月和8月,本钢集团曾分别公示南芬区徐家堡子铁矿采选工程及南芬露天矿扩产工程的环评公告,并征求公众意见。
本次环保部列出不予批准的原因一共四条:一是该项目开发范围与《本溪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本溪市青山保护规划》、石龙风景区规划等存在冲突;其次,规划区内地表水体无环境容量,城区大气无环境容量,未提出规划区内水质改善的相关工作方案;再次,现有矿山中歪头山铁矿和南芬铁矿未履行验收手续,北台铁矿、贾家堡选矿厂及尾矿管线未批先建;最后,规划项目中未明确北台张家沟尾矿库接续内容,塔峪尾矿库选址存在制约因素,存在尾矿库坝下渗滤水未处理外排等问题。
有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现在的本钢集团是2010年由本溪钢铁与北台钢铁(集团)合并重组而成,这次铁矿石开发项目中包含原北台钢铁的铁矿项目,但北台钢铁差的手续很多,影响了审批结果,如意见中批示的北台铁矿未批先建和北台张家沟尾矿库接续内容不明确等问题。
环评机构京诚嘉宇则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本钢集团本次报批的项目规划体量很大,包含了7座铁矿山和5座选矿厂,环评工作本来就很复杂,加上与当地规划存在冲突,需要企业和当地政府相互协调,再行报批的时间不确定,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都有可能。
提高自给率越来越难
在本钢有一种说法,卖矿石本钢也能盈利。本钢具有自备矿山,品相很好,这是业内共识,而此次本钢集团的铁矿资源中长期开发规划也是为了提高铁矿石自给率。
钢联资讯数据显示,2010年本钢铁精矿自产量651.29万吨,矿石自给率45.7%,2011年1-9月,本钢铁精矿自产量518.41万吨,矿石自给率48%。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对本报记者表示,公司年消耗铁精矿约在1400万吨左右,其中有约一半左右的量来自本钢集团。
而本钢集团未来计划铁矿石自给率要维持在60%-70%,为达成该目标本钢集团势必扩大自有铁矿石开采量。本次铁矿资源开发规划显示,在2015年(近期)生产铁矿石2800万吨,铁精矿980万吨;2018年(远期)生产铁矿石3480万吨,铁精矿产量达到1133万吨,其远期铁矿石开采量相当于近日宝钢拟收购的澳大利亚铁矿石开发商Aquila的年开采量,如实现可以大大提高铁矿石自给率。
但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矿山开采门槛越来越高,本钢想开发自有矿山、提高矿石自给率的计划并不容易实施。
京诚嘉宇告诉记者,环评周期根据项目大小要定级,举例来说如果是一级评价,大气要监测冬夏两季,水环境要做枯水期、丰水期、贫水期等监测,这样一来光外部环境评价最少也要10个月的时间。
除去本次报批中显露的多项问题外,国内矿山在开发过程中的税费负担也很重。
在4月底召开的中钢协2014年第一次信息发布会上,中钢协副秘书长张长富透露,目前国内铁矿山企业税费负担率平均为21%,最高达30%,税费项目20多项。
据了解,本钢集团旗下拥有南芬露天矿、歪头山铁矿、马耳岭铁矿、贾家堡子铁矿、徐家堡子铁矿和花岭沟铁矿等多座自有矿山,仅上述6座矿山铁矿石合计储量就达14.30亿吨,并拥有大台沟(桥头)和棉花堡铁矿各20%股权。
有业内分析师表示,本钢集团拥有的矿山资源很大,但随着国内矿山开发门槛提高,如不能及时跟上矿山开发政策的脚步,也会对未来的开发使用造成困扰。
值得注意的是,本钢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本钢板材去年净利润约5629万元,而2012年则亏损约2.35亿,今年公司计划生产生铁1005万吨、粗钢1008万吨、热轧板908万吨、冷轧板382万吨,与2013年持平。
未来是否能扩大生产规模,恐怕要取决于自有矿山的开发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