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和财富 邢治伟
不良资产行业发展历史
中国不良资产可以追溯到90年代,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了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1999年国家成立东方、长城、华融、信达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接收四大行以及国开行不良资产,2004年中行、建行主导的第二次剥离,这一次属于商业化剥离,2005年工行主导的第三次剥离,发展至今,不良资产行业经历了政策性业务时期、商业和转型时期、全面商业化时期三个时期,慢慢走向成熟,参与主体、处置模式越来越多元化。
不良资产行业在市场的不断摸索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态圈,不断有新鲜的元素加入。不良资产供应主体主要是银行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一级批发商是东方、长城、华融、信达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目前成立的20多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以及民营或者外资机构是批发商阶层的新生力量军,生态链再往后一级就是不良资产的最终投资者,他们是需要这些不良资产,包括房产、厂房、设备、股权,是最终来买这些不良资产的人。在整个链条当中,徘徊着一些服务性机构,律师、评估师、拍卖行等等。目前“互联网+”不断地与不良资产行业磨合着,相信未来会是处置不良资产的一把利器。
不良资产的成因
传统不良资产成因从宏观上来讲,不良资产形成原因主要是宏观经济形势剧烈波动及投资膨胀,再就是一些政策性的原因,比如说早年比较普遍的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错位等等,微观上讲主要是企业的经营不善,以及银行的监管有失。
新形势赋予了不良资产新的特点,新一轮不良资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加大,经济结构的的深度调整,截至2015年第三个季度,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连续15个季度增长,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推测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仍会有4-6个月的上升空间,很有可能在2017年集中爆发,不良资产比较集中的行业是制造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目前P2P、小贷公司的风险正在逐渐暴露。
“供给侧改革”对不良资产行业发展的影响
宣和财富认为,经济增速换挡和供给侧改革是不良资产处置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期的宏观背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进入结构调整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新常态,呈现出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前期刺激消化的三期叠加结构性特征。微观层面企业杠杆率较高,宏观层面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去杠杆和盘活存量资产成为政府案前难题。随着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的持续和深入,金融类和非金融类不良资产的供给仍将长期保持充沛,这将为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带来长期便利。
目前中国不良资产比较集中的行业有制造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由于经济形势的波动以及行业整体的盲目投资,造成大量产能过剩,供给不能够很好的匹配需求,而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是要由传统的投资带动需求(三驾马车)向供给端改革转变,实现供需匹配。
所谓的供需不匹配,就比如说,在一些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供给严重不足。很多人为了购买满意的产品或一个马桶盖而远赴海外,这种短缺不可能依靠创造需求从需求端去解决。在供给不足的同时,国内的传统工业产能过剩非常严重,PPI指数已经连续43个月负增长,产能过剩的实质是产需不匹配。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改革政策要点为:
①消化过剩产能。
加快企业并购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扩大出口,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等开辟新的需求市场,加快产能输出,将工厂迁移至中亚、非洲等国家,在供给端消化产能;化解房地产库存的三个路径;
②大力发展服务业。
在“供需错位”的矛盾格局下,“供给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将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的的产业中释放出来,为消费服务的“朝阳产业”提供更多的劳动力、资金和技术。
③经济结构性改革。
从中央财经小组会议报道来看,“经济结构性改革”分解为四个关键点: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
显而易见,“供给侧改革”将助推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很有可能造成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大爆发。在“供给侧改革”的助推下,经济下滑带来的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规模增长,会使得越来越多不良资产管理公司获得低价且质优的不良资产。供给侧改革引致的不良率大爆发或许是不良资产管理行业拐点。
上海宣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做为专注上海住宅类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财富管理机构,希望可以为投资者在这个时机掘一桶金(http://www.xhmoney.cn/product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