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率
不断上升
2017年1月10日,银行业年度数据亮相。初步统计,截至2016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1%,是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不良率的“峰值”。
另外有债无忧平台专家观点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结构处于转型过程之中,在去杠杆和去库存的大背景下,部分行业和部分企业还会有信用风险事件发生,这对于银行业而言也会带来不良的压力;中小微企业风险也可能进一步暴露;在经济换挡期,银行业能够维持这样的不良水平是很不容易的,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压力还将持续数年。
不良资产是一个典型的变废为宝的行业,对于掘金人来说,不良资产处置行业隐藏着巨大宝藏。
西方人将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称为吞食腐肉的“秃鹫”。一直以来,我国的不良资产处置,都被包括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和十八家省级公司在内的“国家队”所把控——他们号称四大“天鹫”和十八“巨鹫”。
在接盘了四大国有银行股改上市之前的大笔不良资产,经历了一轮资产上涨之后,不良资产的变现盈利能力提升,四大管理公司“闷声赚钱”,逐渐成为了金融巨头。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全国+省级+地市”的三级AMC体系,包括华融、信达、长城、东方等4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28家省级资产管理公司和4家地市级资产管理公司。
“甲之砒霜,乙之蜜糖”。对银行而言,不良资产是块毒瘤,各家银行出于监管要求、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等因素,不得不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速度。而对资产管理公司而言,不良资产或许是潜力股,一旦资产价格回暖,便可以依靠不良资产处置赚得盆满钵满。
在新常态下,随着不良资产规模和处置难度不断增加,商业银行必将逐渐加大转让处置的力度。
不良资产
非大众审美的“美人”
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是指不良贷款,俗称呆坏账。也就是说,银行发放的贷款不能按预先约定的期限、利率收回本金和利息。 包括逾期贷款(贷款到期限未还的贷款)、 呆滞贷款(逾期两年以上的贷款)和呆帐贷款(需要核销的收不回的贷款)三种情况。其他还包括房地产等不动产组合。 银行的主要资产是贷款。目前中国的银行对贷款普遍采取如下分类方式:正常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后三类,即“一逾两呆”合称为不良贷款。
不良资产的特点是逆周期。 根据WIND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与GDP增速呈负相关。近年来,受经济结构调整深度推进、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影响,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加快暴露,无论 是金融机构还是企业,其不良资产规模均面临历史性爆发。此时也正是逆向投资,收购有价值不良资产的好时机。
#FormatImgID_0#
不良资产证券化
重启
对于专业从事不良资产处置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而言,在尝尽了上一轮银行剥离坏账的甜头之后,如今的处置手段和模式也在不断花样翻新。
除了原本的传统接盘方式外,资产证券化的重启为这一产业链提供了新的繁荣途径,就其含义而言,不良资产证券化就是资产拥有者将一部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经过一定的组合,使这组资产具有比较稳定的现金流,再经过提高信用,从而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流动的证券的一项技术和过程。
面对中国目前面临的不良资产率攀升的情况,美国和韩国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80年代末储贷危机爆发,遗留大量不良资产。借鉴MBS,美国率先使用证券化处置不良资产;大财团经济与政府指令性贷款埋下伏笔,亚洲金融危机来袭,韩国不良资产问题曝露。“双SPV”结构设计,引入国际投资者参与,保证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销售。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就是运用了不良资产证券化这一处置手段。
根据财政部文件,金融企业不良资产10笔以上批量转让应该定向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含地方政府批准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因此,如果商业银行以少于10笔不良资产组包,就可以直接转让给信托计划或券商、基金子公司的资产管理计划或者具有业务资格的企业。
再次,在处置模式上,降低了对传统处置方式的依赖,不良资产证券化将是大势所趋。之前,不良资产出表只有核销和打包后以折扣价出售给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两种方式,前者意味着100%的损失;后者折扣率很低,商业银行同样承担巨大损失。目前不良资产证券化受到的限制较多,但由于其固有优势,随着金融改革的落地将逐渐成为不良资产的主要处置方式。
民资资产管理公司
行业新势力
除了处置模式的翻新,一些民资资产管理公司也在低调跻身这一队伍,且势力逐渐扩大。
一方面,它们选择直接与银行合作,通过更有竞争力的价格从银行手中购买不良资产,再通过自己的追讨团队、法律团队进行追诉和变现;另一方面,它们通过与“四大”合作设立私募基金,由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作为GP(普通合伙人),其他资产管理或投资公司作为LP(有限合伙人),LP再受让股份给更多的投资人,形成标准化产品。这无疑是对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的突破,而不止局限于原来的资产证券化这一雏形。
就拿东融资产管理公司来说,它和与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为东方资管的民营合作伙伴。
这些选择与四大合作的民资资管, 它们在处置资产时,会重视对收购标的进行法律法规调查,审核债权真实性、是否有法律瑕疵,根据债权所处的司法程序阶段,预估每项债权合理的清收时间;对债权资产进行实地评估,对比历史成交数据或周边资产市场行情、成交记录,结合对未来两到三年的市场预期,做出合理的资产价值评估;由以上法律评估和价值评估的决策数据,结合交易模式,给出资产定价。
以前期司法尽职调查的方式,初步确定拟受让不良资产债权的形式质量;以“4+1”的处置管理体系,争取不良资产处置结果的利益化;清收管理过程中,始终秉承“恢复资产价值+挖掘债权价值+创造超额收益+共享超额利润”的理念。
对于不良资产,大多数人还是会质疑其是否能盘活,对现在的资管公司而言,它们都已经是老手,不管接收后结果是什么,前期一定会保证100%有抵押物以及50%的安全垫,高安全垫大大降低了损失的可能性,一张图可以清晰地明:
不仅如此,产品的设计也比较合理,对于想要稳中求胜的投资者而言是个不错的选择,高于普通类固收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以及较短的封闭期,灵活的投资方式,真真担得起“活好不粘人”。债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