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的评定中,专利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耐人寻味的是,联创节能获得专利的时间颇为集中,且刻意隐瞒取得方式,大有突击购入、装点门面的嫌疑。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山东联创节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新的气魄”不小——招股书中竟然凭空提高研发费用支出比例,“伪装”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期间费用率极低,上千万的研发费用竟然没有表现在财报中。”一位财务专家向《金证券》指出 ,“在行业毛利率下降的情况下,联创节能毛利率竟然逆增长,实在很奇怪。”
千万研发费无影无踪
3.15日,证监会网站预披露了联创节能创业板首发招股说明书。招股书1-1-133页中,联创节能将研发费用单独列示: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支出分别为787.77万元、714.45万元、1194.48万元和1109.95万元,分别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66%,3.33%、3.52%和3.49%.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3%;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表面上看,公司研发费用支出比例完全符合不低于3%的要求。但诡异的是,在公司财务报表上,却找不到上述巨额研发费用的踪影。
联创节能对此的解释是,对研发费用“全部进行了费用化,不存在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情形”。
上述理由实在让人费解。不仅如此,财务数据显示,联创节能2011年前三季度费用率只有3.14%,其中管理费用支出仅为467.18万元。2009年度、2010年度联创节能所有的管理费用分别只有496.05万元、451.2万元。“研发费用一般都计入管理费用的科目下面,但即便把公司所有管理费用都当成研发费用支出,也远远达不到3%这一高新技术指标。”上述财务专家直言。
在公司研发费用支出存疑的情况下,联创节能仍然在2009年被山东省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专利疑似突击购入
高新技术企业的评定中,专利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耐人寻味的是,联创节能获得专利的时间颇为集中,且刻意隐瞒取得方式,大有突击购入、装点门面的嫌疑。
根据招股书,公司目前拥有实用新型专利20项,另有13项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但《金证券》仔细查阅后发现,公司热水器保温水箱等20项实用新型专利,几乎都是在2010年一年的时间内取得的,授权时间均在2010年3月24日和2011年1月12日之间。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上述20项专利均未标明取得方式。“可能是公司为了冲击IPO专门买的这些专利。时间集中在申报高新企业技术前后,令人怀疑这些实用新型的实际价值。”上述财务专家提出质疑。资料显示,联创节能成立于2003年1月,公司原名淄博联创聚氨酯有限公司,在2010年6月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正式冲击创业板IPO.
更加诡异的是,公司主营聚氨酯材料,专利名称却包括“热水器保温水箱”,“新型铁路轨道”,“采光面积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等。这些专利权和公司主要产品生产有什么关系呢?
毛利率离奇逆增长
在聚氨酯材料行业中,联创节能国内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红宝丽、万华荣威登等厂家。
《金证券》对比联创节能和红宝丽近三年的毛利率后发现,在红宝丽毛利率大幅下降的2010年,联创节能反而实现了增长。
招股书显示,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红宝丽毛利率分别为14.75%,17.39%和13.62%,联创节能对应的毛利率分别为9.23%,17.49%和18.43%.
红宝丽公司人士告诉《金证券》记者;“2010年公司主要原料——环氧丙烷价格暴涨,但聚氨酯产品价格却出现下跌,所以公司盈利情况下滑。”2011年上半年,红宝丽聚氨酯材料的毛利率进一步下滑至12.67%。对于联创节能毛利率的逆增长,该人士坦言难以理解。
联创节能的“高新技术企业”身份是否有诈?业绩逆同行增长又是如何实现的?《金证券》将继续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