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财经网7月15日消息 来自投行的消息称,创业板在审企业补充中期财务报告时,需要相应更新财务专项核查的程序和文件。熟悉这一情况的保荐代表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针对中报更新财务核查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目前尚不清楚主板是否有同样要求。IPO重启的进程可能因为监管层的这一技术要求而进一步推后。
目前,证监会对IPO重启的口径仍然与上个月相同,没有新的变化。在重启IPO之前,证监会需要修订完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稿,修订和发布《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同时还要规范路演推介、券商自主承销等业务。此外,已经过会的拟IPO企业还需要符合改革意见稿的新规定。
由于迁延日久,在审企业目前又需要补充2013年的中期财务报告。此前的财务专项检查针对的是2012年度的财务报告,因此证监会发行审核部门也相应地要求更新今年中报的财务核查程序和文件。
“我们还不清楚中报的专项核查有怎样的具体要求。如果全部按照去年年报的做法重新来一遍,工作量太大。相信应该是对中报的一些新情况,比如新的大客户做一些必要的核查。”一位保荐代表说。
从今年年初开始,证监会启动了史无前例的IPO在审企业专项财务核查,要求保荐、审计和律师三大中介机构对800家拟IPO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性开展全面的核查,同时证监会也对核查结果进行抽查。截至目前,这次核查已经处在收尾阶段,超过260家企业终止IPO申请,另有河南天丰节能板材在证监会的抽查复核中暴露出涉嫌财务造假的问题。
一些企业和中介机构的不诚信,加上现行IPO审核体制的漏洞,共同促成了IPO过程中的造假现象。证监会在去年年底发布的《关于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中,列出了自我交易、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利用外部资金支付账款、隐藏成本、压低薪酬、坏账和存货减值估计不足等12类易发生造假行为的领域,并要求中介机构采取各种手段核查财务异常情况。
今年的前三个月,中介机构为了实地核查踏破铁鞋,走访了政府部门、银行、重要客户和供应商,以此印证发行人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这些工作耗时耗力,而证监会为了抽查核查结果,也投入了大量资源。
6月7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总结财务核查阶段性成果时说,证监会将“适时总结本次专项检查积累的经验和做法,纳入未来优化规则体系之中,融入到发行监管实务中去,形成常态性要求和长效机制,不断提升首发信息披露质量”。
投行人士对此评价说,财务专项核查今后将常态化,一些具体工作要求将落实为日常审核中的监管要求。“简单地说就是,不能发行人说什么,中介就相信什么。关键的事实和数据需要通过第三方印证,并保持中介的独立性。”上述保荐代表对记者说。
由于证监会没有公布IPO开闸的具体时间表,目前业内只能做一些推测。一些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可以确认的是部分有项目已经过会的保荐机构接到证监会相关部门通知,要求做好路演和询价的准备。不过,这些口头通知无法作为判断开闸时间的依据。
“现在不确定的因素很多,除了证监会公开说的改革意见稿和配套规则这几件事情以外,还涉及很多技术环节。”东部地区一家保荐机构的负责人对记者说,“只有IPO批文最后给到发行人,才算真的开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