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无论在庙堂还是在坊间,已被太多人传说和评议,尽管是非很多,依然不妨碍他成为传奇。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近日,读索罗斯的中国顾问梁恒的《与索罗斯一起走过的日子》,感觉作者力图还原一个立体真实的索罗斯。
这本书让索罗斯走下了神坛,并被作者放置情感的多棱镜中,从多角度进行叙述和审视。作者讲述他与索罗斯的相识经过,如何成为索罗斯的家庭朋友,以及作为索罗斯的私人代表,帮索罗斯处理与中国之关系及事务的故事,并披露在亚洲金融风暴等多次世界经济变局中,索罗斯的思维运作及操盘秘笈。书中从近距离深刻解读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索罗斯,同时也揭示了这位投资大师的投资理念背后所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索罗斯留给世人两面矛盾印象,一面是冷血的投机客,一面又是热血的慈善家。作者在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索罗斯的邻居也是一个富豪,但儿子是一个败家子,他把所有的财产都给儿子去还债,最后无路可走,只好自杀。在他自杀的前一天晚上,曾去与索罗斯聊天。第二天,索罗斯轻描淡写地对作者说,那个邻居自杀了。对于为何没有帮助这个邻居的质问,索罗斯的回答是:自己的事,要自己去承担,要让他自己了断。所以,对于崇拜和憎恨索罗斯的人来说,他都是一个谜,是个不可思议的矛盾结合体。
作者通过细节来展示索罗斯在金融决策中的谋断。比如1987年纽约股市崩盘,一天时间道琼斯指数掉头500多点,整个媒体都在抱怨,索罗斯那天也赔惨了,几乎全军覆没。当时,索罗斯把所有的投资组合用最低的价钱卖掉,重新建仓,转头进了美金空仓。两个星期内他不断地放空美金,美金开始往下走,所有华尔街优秀的经理人都被套牢,只有索罗斯一个人在挣钱。索罗斯在这样危机的情况下,能够绝地反击,实现东山再起,化腐朽为神奇。
索罗斯成功的秘籍究竟是什么?对于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索罗斯给出的答案是:直觉。但在直觉之外,作者认为,索罗斯承受失败和痛苦的能力,在同行人里是绝无仅有的。换言之,在金融投资这一行里,几乎没有任何人具有索罗斯的抗压能力,特别是在遭受巨大损失时,承受痛苦,认赔出场的心态。索罗斯说“经历过小时候逃脱纳粹的追捕,一生中就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了。只要不死,就有活法。”这让索罗斯抓住了百年不遇的机会。
索罗斯事业上是成功的,他终究还是一个冷漠的父亲和爱人。他的两任妻子,个性迥异,但都因为他疏于顾家,视家人如路人,不管不顾,兼与很多女人暧昧不清,最终选择离异。
让很多人不可思议的是,哲学是索罗斯一生的追求。书中写到,索罗斯17岁就读伦敦经济学院学习哲学,喜欢上自由哲学家卡尔波普,自此成为卡尔波普的追随者。不过,作为哲学家的索罗斯,迄今仍没有得到学术界的承认,对于“哲学家”这个身份标签,索罗斯对作者有如下的表述:“我从20岁就开始写哲学论文,反复修改,多次重写,至今已经出了6本书,但还是得不到哲学界的承认。有人甚至说,我的书不值一读。我非常痛苦,不过我不会放弃的。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写出一本传世之作”。这或许是由于他的投资天赋掩盖了其哲学的才华,这或许才是金融奇才索罗斯的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