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监测表明,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环比、同比增幅进一步收窄。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本报北京4月17日电 (记者于猛)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监测表明,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环比、同比增幅进一步收窄。
数据显示,全国住宅平均地价环比增幅为-0.04%,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出现量价齐跌的回落迹象,宏观调控政策的多重作用日趋显化。
住宅用地供应大幅下降
监测表明,一季度,主要监测城市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分别为5705元/平方米、4516元/平方米和654元/平方米;环比增长率分别为0.91%、-0.04%、0.31%;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74%、3.70%、2.39%。
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全国住宅平均地价环比增幅为-0.04%,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在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受持续从紧的调控政策及供地季节性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一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土地供应总量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为5.17万公顷,同比增长0.15%,环比下降38.09%。其中,住宅用地供应0.89万公顷;环比增长率为-45.99%,同比增长率为-45.92%。住宅等房地产用地供应大幅下降。
从分用途地价同比变化态势看,地价增速回落程度略有差异。
三大重点监测区域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商服、住宅地价同比增速回落最大,分别较上一季度下降了18.50和6.97个百分点,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住宅地价同比增长率为-0.21%。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价所所长赵松分析认为,地价的变化侧面印证了在近期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动及调控政策的多重影响下,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反应更为敏感,变化相对显著。
分城市看,一季度,住宅地价水平下降的城市继续增多,环比为负或零增长的城市有58个,同比负增长的城市增至19个。
警惕地产商圈占工业用地
赵松说,在去年全年土地、房地产市场逐步降温,地价增幅逐季放缓的基础上,一季度的土地市场延续了这一基本态势。二季度,市场严调预期仍将蔓延,商服和住宅等房地产用地价格将进入低速增长或负增长时期。但是,考虑到近期工业用地供应比例结构性增大、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四个月回升等因素,工矿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压力有望缓解,建议关注部分地产商在房市趋冷时圈占工业用地的行为。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叶剑平教授分析说,一季度供地较少,一方面是限贷、限购和限价等一系列手段抑制了房产需求传导到了土地市场,另一方面是国家对开发贷款的严控收紧了开发商的资金链。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两年,国土资源部门加大了供应普通商品房用地的力度。
截至去年底,全国未竣工房地产项目用地至少还有30余万公顷未竣工土地,总体上能够满足未来2—3年持续开发需要,房地产商消化还需要一段时间,拿地意愿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