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再遇反弹。5月7日,扬州市财政局、市房管局联合出台通知,对个人购买成品住房进行奖励。通知规定,对个人新购买90平方米-144平方米成品住房,给予所购房屋合同价款4‰-6‰的奖励,此通知将从今年7月1日起执行,执行期暂定一年。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楼市调控再遇反弹。5月7日,扬州市财政局、市房管局联合出台通知,对个人购买成品住房进行奖励。通知规定,对个人新购买90平方米-144平方米成品住房,给予所购房屋合同价款4‰-6‰的奖励,此通知将从今年7月1日起执行,执行期暂定一年。扬州新政一出,立即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同时也被认为是楼市调控遭遇地方反弹,调控政策出现微调的又一信号。
中央三令五申强调房地产调控不放松,在这一背景之下,扬州此举不仅不识时务,甚至有些叫板的意思。不过,和以往情况类似,扬州这次也搬出了挡箭牌。8日下午,迫于舆论压力,扬州市房管局在其官方网站删除了相关通知,晚些时候挂出了相关问题的说明,大谈推进成品住房(俗称“精装修房”)建设的好处。该局工作人员也回应媒体表示,上述政策符合省政府要求,政策并未取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工作人员还说,网上评价上述购房奖励政策是扬州政府救市行动其实是断章取义,购房奖励政策是鼓励原本要买房的人群,更多地去选择装修房成品住房 而非毛坯房,并不是鼓励个人买房。很明显,这种解释显得比较牵强。现在市场对于“救市”过于敏感,加上中央的高压政策,“救市”这种行为反而变成了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换一种角度来说,当前“救市”和“鼓励刚需”真假难辨,因为采取的政策可能都是相同的,效果也可能是一样的,不同则是政策制定者的用心和在什么环境下采用。但是这并不等于打着“鼓励刚需”的幌子,就可以蒙骗人们的眼睛。是不是“救市”,其实只要仔细分析还是可以分辨出来的。
欲了解扬州新政出台背景,可以先看看扬州楼市的状况。根据统计部门最近发布的3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扬州环比下调0.1%,同比更是下降了1.1%。而商品房成交量持续萎缩。4月扬州市区商品房合同成交面积12.5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7%,环比减少17.12%;其中商品住宅合同成交9.2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18%,环比减少17.42%。当月合同成交商品住宅共714套,同比下降16.69%,环比减少24.20%。另外,持续的楼市调控也使得当地土地市场也极为冷清,直接影响到当地政府财政收入。
种种迹象显示,扬州新政难以撇清救市嫌疑,同时这也意味着,其是否能闯关成功,还有待观察。和之前芜湖、佛山等地出台的楼市“微调”政策一样,其也可能被叫停,难以“长命”。
据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统计,自2011年下半年来,已经有北京、上海、杭州、重庆、成都、厦门、武汉、合肥、南京、常州、吉林、中山、长春、芜湖、从化、马鞍山、沈阳等约30个城市出台了不同角度的楼市微调政策。
这些事实说明,在中央强调楼市调控不放松、不动摇的情形之下,其实所谓“不放松”已经被屡屡攻破。从芜湖打响救市第一枪,到鄂尔多斯启动21条救市计划;从武汉出台7000元豪宅标准,到北京普通住房新标准有救市嫌疑,加上首套房贷放宽、公积金贷款政策的调整等等,曲线救市的行动似乎从未中断。难怪业内认为,楼市调控的政策底已经出现。
有些地方政府不严格执行中央调控意图,一方面固然有政绩观念作祟的原因,一方面也是属于无奈之举。面对投资下滑、卖地收入锐减,一些地方政府压力较大,不得不想方设法救市。
目前,楼市调控已经波及钢铁、建材乃至有色等多个行业,其中以钢铁行业受到的拖累最为明显,一季度全行业出现亏损,钢贸企业老板出现了“跑路”甚至自杀事件,有的房企已经倒闭。媒体在采访中也发现,房产中介行业、地板行业、建筑陶瓷行业、铝冶炼行业以及煤炭行业等都受到波及,日子变得越来越艰难或开始走下坡路。
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继续实施严厉调控,还会产生一系列连锁效应,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一些行业,如房产中介行业等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关门倒闭或“跑路”现象,事实上,仅在北京近两年以来就有1000多家门店关门歇业。如果严厉调控一成不变地再继续下去,可能将对社会就业和宏观经济带来挑战。
茅于轼先生说,下半年如果房价再下滑,政府或许会取消限购政策,下降10%,政府会做出托市的举动。其论断或许并不准确,但是,未来楼市逐步微调将是不得已而为之,更是大势所趋。
诚然,楼市调控并不会很快放松,当前应重点研究替代政策,以促楼市长期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