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上海市正式出台了高考改革新方案,方案拟定在2017年实行,这就意味着,与方案切身相关的将会是这一届2014年9月份入学的高一新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一场考试,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改变的不仅仅是高考,那么,究竟还有什么在“悄悄起革命”?
改革1:体制学校——“大走班”教学
除了语数外必考科目,新高考将从6门科目中选考3门,选考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不同学生选择的科目会有不同,原来的一个班教授同一门学科的方式将改变。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科目上课,走班将成必然。
国庆长假过后上学第一天,上海杨浦区市东中学的每个学生都领到了一把小钥匙,用来管理新安装的书包箱。这个长假,该校安装了1000多只书包箱,便于学生进行走班上课。学生将不再固定在一个教室上课,而是根据自己的选课内容,在不同的教室辗转上课。而且轻便灵活的书包箱可以随时拆卸下来,紧急情况下可以拿来当做凳子坐在地上。据悉,此举也是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后,该校为应对未来“大走班”的局面而提前做的准备。
如今的新高一学生在升入高二后,就直接面临是否要选择地理进行等级考,升入高三后更会迎来“大走班”,最多达到20种的学科组合。大规模的走班教学模式对体质学校来说是一巨大的挑战。同一科目,有的学生会将其作为选考科目,有的学生则会将其作为学考科目。选考的难度大于学考,这意味着学校在班级的开设中将注重教学难易程度的区分,即实行分层教学,根据教学难易程度,相同科目开设多个层次的班级。
改革2:学生学习——“文理混搭”自主性强
由于考试科目结构由原来的“3+1”文理分科转变成为“3+3”的选考科目,也就是说,学生能够从自己的兴趣和擅长之处出发选择考试科目,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科目中“自由搭配”,甚至“文理混搭”,从此以后,同学们再也不用担心自己文理科中的跛脚学科了,家长和孩子也不需要为了学文还是学理而争执不休了。
学生可通过一段时间高中各学科学习的经历,对自身潜力发展有更深了解,志向也进一步明确后,参考各高校的招生方案,慎重选择等级性考试科目。这一方面的“放权”带来的裨益是巨大的,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具有更大的学习动力,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优势所在和劣势所在,扬长避短从而提高考试分数;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重视基础课程,打好基础知识的意识,有在“新王牌小班”上课的同学表示,虽然选考科目英语有2次考试机会,即使第一次考试取得了好成绩,也会再努力准备第二次考试,所以回家请英语的课外补习,这是为了争取高分所做的努力。
据悉,从节后至今年年底,各高校将陆续公布与高考改革方案配套的招生方案。本市高中课程方案和高二即将举行等级考的地理学科课程标准也将于今年年底前出台,明年六月底前将出台其它学科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命题要求等也将作出调整。
改革3:课外补习——结构性变化
高考改革后,随着考试科目的自主选择性增加,学生对于优势科目和劣势科目的清楚区分,将会使课外辅导的目标性增强。为了增加竞争力,学生会通过课外辅导巩固自己的优势学科,并且对处于劣势的语数外三门必考学科重点关注。因此可以预测,未来课外辅导科目中,上海地区的语数外科目辅导将会更加火爆。
同时高考改革还使课外辅导的科目发生结构性变化,学生会调整补习数理化、英语、语文的时间段,在高中前两年重点补习物理、化学,同时会考虑补习生物、历史、地理等科目,而在第三年会重点学习数学、语文科目。
在高中学习前阶段补选考科目,在冲刺阶段补必考科目,将成为未来课外补习的结构性变化趋势。
而且由于学科组合的多样化趋势,每个孩子的优势学科和劣势学科都不一样,因此对课外辅导的要求也就呈现多样化趋势,多科、多种形式的课外辅导成为热门,而类似“新王牌”等小班授课和王牌1对1的重点授课能够个性化切中学生的要害之处,受到许多学生家长的喜爱。
由此而来,家长就能够通过倾听孩子的心声和选择来参加课外辅导,避免了课外辅导的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