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一部名为《我不是药神》的电影在国内上映,出人意料的拿下31亿元的超高票房。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该片全部投资只有7500万元,堪称一匹大黑马。这部电影之所以能打动无数观众,就是真实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群长期依赖“特效药”延续生命的病友,托人买廉价药的故事。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生病不可怕,最怕的是无药可救。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就2014年至2018年新病例的增长率而言,前列腺癌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癌症类型中增长第二快的癌症,每年全球新增超过120万病例。研发出控制前列腺癌症恶化的抗癌药物,刻不容缓。
而现在,背负抗癌中国抗肿瘤药物研发先锋使命的药企——开拓药业(Kintor Pharmaceutical Limited)就承载着这样的重任和希望。
成立于2009年的开拓药业,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生物纳米科技园,主要研究前列腺癌、乳腺癌和肝癌三大缺乏有效治疗手段,且占据重大恶性肿瘤发病人群的50%的癌症领域。
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核心成员: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官童友之为美国Angion生化集团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首席科学官郭创新曾在全球最大的生物制药品牌辉瑞公司工作多年并参与多只新药的研发;首席医学官周国豪也曾担任辉瑞公司的医学总监。
“研发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本土创新药,为患者降低用药成本”便是童友之成立开拓药业最坚定的目标。
而距离这个目标,开拓药业正在加速前进。
目前开拓药业公司产品管线中的五个项目已经处于临床开发的不同阶段:
1 、普克鲁胺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两个临床III期试验在中国快速推进,美国的II期临床试验在同步进行中;AR阳性转移性乳腺癌适应症I/Ib期临床试验已经在中国完成,正在准备开始临床III期试验,该产品有望在2020年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申报NDA。
2 、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痤疮和糖尿病足等)的外用创新药物福瑞他恩已经完成在中国的I/Ib期和美国的I期临床试验,在中国的II期临床试验即将开始,该产品有望在2021年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申报NDA。
3 、从辉瑞获得的肿瘤新药全球开发权利的ALK-1抗体已经在台湾顺利完成联合PD-1治疗晚期肝癌的II期临床试验第一阶段,正式进入扩展组;同时国际多中心的(MRCT)临床申请进入国家药监局受理阶段。
4、 治疗晚期实体肿瘤的新型mTORC1/mTORC2抑制剂“迪拓赛替片”在今年8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临床I期即将开始。
5 、治疗基底细胞癌和白血病等肿瘤的Hedgehog/SMO抑制剂(GT-1708)将在本月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临床试验申请,从临床前研发进入到临床发展阶段。
开拓药业研发管线(图片来自开拓药业招股说明书)
可以看到,开拓药业的主力产品普克鲁胺,正是可以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抗癌新药,并且最快有望在2020年获得新药注册(NDA)申请。
童友之表示:“资本的助力是公司创新药物项目快速推进的关键因素,我们会妥善安排资金使用,重点加速临床后期产品的开发,以及产业化和商业布局。”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开拓药业决定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 —— 赴港上市。
据港交所12月31日披露,开拓药业(Kintor Pharmaceutical Limited)正式向港交所递表。
开拓药业营收情况(图片来自开拓药业招股说明书)
从开拓药业招股说明书的财报可以看出,公司的开支基本上都用于研发,目前还没有任何营收,导致财报期内出现较大亏损。在新药没有上市前,巨额的研发成本需要更多融资才能承担。
那么,没有盈利的公司上市后的表现如何呢?去年在港股市场中同样以B类形式上市,即未盈利的生物医药公司,包括信达生物(01801.HK)、君实生物(01877.HK)、启明医疗(02500.HK)、康宁杰瑞(09966.HK),上市后股价表现都相当不错,未盈利并不会影响市场对优质公司的判断。
数据截止2020年1月3日
其实,2019年10月开拓药业就完成了一轮4500万美元战略投资,投资方包括弘晖资本、华金资本、建银科创基金、自贸区基金和亦城宏泰,显示出机构投资者对其研发实力的信心。
而手握多项抗癌新药研发项目的开拓药业,一旦通过港交所聆讯,大概率会成为下一个爆款认购新股,抗癌新药的上市预期也将为后市上涨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还没有港股账户的投资者,可以提前做好为打新做好准备。打开链接http://account.eddidapp.com/或关注【艾德一站通】微信公众号,只需5步即可完成港股账户的开通。
想掌握最新的港股打新信息,可以下载【艾德一站通APP】,前往“新股中心”一键认购心仪的新股,还等什么,赶紧来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