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报》报道说电子游戏像海洛因一样让人上瘾,并将《使命召唤》系列游戏与三起自杀案件联系在一起。
英国的《太阳报》的详细报道画面
电子游戏像海洛因一样让人上瘾,这是英国的《太阳报》(The Sun)一篇报道的标题。
根据这篇报道的内容,英国现在“正在遭受游戏成瘾问题的侵扰,这个问题所带来的健康风险一点都不亚于酗酒与滥用药物。”这则报道将玩电子游戏与大脑多巴胺(一种脑分泌物,可影响人的情绪感觉,也与上瘾有关,译注)的分泌状况以及《使命召唤》(Call of Duty)系列游戏与三起自杀案件联系在了一起。还有一间诊所据说在一年之内收到了5000个与电子游戏成瘾有关的求助。
马克·格里菲斯博士(Dr. Mark Griffiths)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从事赌博研究的教授,《太阳报》在这篇报道中援引了他的发言,并提供了一个包含十个步骤的问题测试,让读者可以据此判断自己是否游戏成瘾。有媒体就此事联系了格里菲斯博士,他表示“游戏的积极作用远远超过了它的不良影响。”
“有人让我提供一些可以让普通读者自行进行的诊断测试,但他们并没有让我看到《太阳报》想要报道的内容。”格里菲斯博士接受媒体询问说道,“并没有证据表明英国‘正在遭受游戏成瘾问题的侵扰’。是的,我们进行过各种各样的研究,发现有少数人存在不良的游戏习惯。但是不良的游戏习惯并不必然意味着游戏成瘾。它们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问题。而现在,这篇报道却好像把它们当成了同一件事。”
《太阳报》在去年的一则反映游戏积极作用的报道中同样也引用了格里菲斯博士的言论。
“并没有证据表明,有节制地玩游戏会带来任何负面的影响。”格里菲斯博士在去年的那份报道中说,“所有的不良影响都来自于过度地玩游戏。我们在少部分玩家身上确实看到了一些不良影响,但是游戏的积极作用要远远大于这些消极作用。”
《太阳报》的这篇报道并不是第一篇将电子游戏成瘾比作海洛因的报道。在2010年,英国的《每日邮报》(Daily Mail)在一篇报道一位妇女因为玩游戏而忽略了自己家庭的文章中,就将二者进行了比较。安德鲁·多恩博士(Dr. Andrew Doan)将电子游戏称作是“作用于人类头脑的数字海洛因”。美国的《福布斯》(Forbes)杂志在今年年初的一篇报道中介绍了游戏媒介对大脑多巴胺分泌带来的刺激作用,并将这种虚拟的现实比作为“合法的海洛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