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了近几年发生的事之后,很多高手都不愿意再发阳光私募了,一是成本高,二是被置于阳光之下,很容易出事。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我那帮已经发了阳光产品的哥们现在也心生退意,甚至有移民的想法。”一位业内人士说,“在券商大创新的背景下,阳光私募被边缘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另外,国内经济前景扑朔迷离,股票也越来越不好炒。”
大佬们的悲情一幕究竟由什么主导?首先可能还是人的因素。一位观察人士认为,业内很多私募做投资时,只有一个思维,要么是牛市,要么是熊市,而且牛熊思维很难转换。这种单一思维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净值上不去。
著名的投资人林园喜欢满仓操作,而且也毫不避讳地在各种场合宣扬他的操作思路。他宣称20年始终坚持满仓操作,“因为,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复利,是一种滚雪球式的复合增长。”2008年,林园高喊着“死了都不卖”的声音还未消退,林园1、2、3期信托产品净值却跌去大半,损失惨重。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市场反弹,林园旗下产品净值略有回升,但2007年9月成立的林园2、3期产品最新净值仍未能回到100元上方。其实,但斌也是如此。
除了一些投资负责人的投资理念偏颇外,阳光私募的研究力量偏弱也是一个原因。据了解,20亿以上规模的阳光私募中,投研人员大多只有7、8人,而且这些研究员都很年轻,从业经验普遍只有2、3年。资深私募田荣华曾说,私募基金人才的积累并不容易。中国的私募基金仍处于萌芽阶段,是很脆弱的一个行业。
一位资深的私募人士表示,每个出来做私募基金的大佬,心里都有自己的一个小小的规划,但不可能是一个很长远、很大的规划,因为私募的特点决定它不可能有公募般的规模,它也难以容纳太多、太强的人才。这些大佬可能在其他的投资单位里面积累了比较长的投资阅历、投资经验和投资方法,出来找几位志趣相投的朋友,搭建一个平台,做的事情也能互相补充。产品若能相对稳定,就会经营得长一点;如果做得不好,就会像国外对冲基金一样,喧嚣一阵后就销声匿迹了。“这些人也不缺钱,出来做基金或许就是找件事情做做而已,抑或是为了实现某种想法,不能实现也不是什么大事。”这位私募人士说。
其实,赵丹阳们远赴海外迟迟不归,还存在制度上的原因。目前的理财市场是群雄抢食的市场,银行盯着,基金看着,券商瞧着,而这三个群体目前都各有体制上的优势。但私募不但没有制度优势,甚至还被置于一个灰色地带。之前,阳光私募依附信托公司生存,在信托证券账户停开之后,私募阳光化的成本大增,而且还可能要冒着类似于“非法经营”、“非法集资”等法律风险,关于对私募“原罪”的讨伐似乎也从未中断过。
“在观察了近几年发生的事之后,很多高手都不愿意再发阳光私募了,一是成本高,二是被置于阳光之下,很容易出事。我那帮已经发了阳光产品的哥们现在也心生退意,甚至有移民的想法。”一位业内人士说,“在券商大创新的背景下,阳光私募被边缘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另外,国内经济前景扑朔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