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亚洲资产管理》与旗下专业ETF杂志《ETFI Asia》携手举办的“首届中国ETF圆桌会议”于2012年4月27日在上海举行。会议主题:ETF投资——挑战与机遇。图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业务部总监助理汤弦发言。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汤弦:谢谢大家!今天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业内的嘉宾进行交流,希望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也可以给我们提出来交流,促进整个上海基金市场的发展。刚才吕女士提了一下交易所基金发展的战略,可能今天来的很多朋友也正好是从海外来的,对国内的情况可能也不是非常的了解。我想简要的把一些工作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能得到业内专家的指导。
我现在先讲一下我们现在的一些想法,分几块跟大家做一个介绍,首先刚才吕红律师也提到了创新,对于基金市场的发展来讲创新可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所以刚才提到了现在跨市场ETF,就是说原来的基础资产只是局限于单个市场,只有上海或者只有深圳。现在跨市场ETF已经批准了,昨天是华泰百润,是上海ETF发行的最后一天,今天是深圳嘉时沪深300(2636.213,4.73,0.18%)发行的最后一天。我们还准备跨境,把海外的资产通过QD的形式拿到国内的交易所上市,为广大国内投资人提供进入国际资产的通道。所以我们眼前规划的已经有一些指数了,大家已经在谈了,过程当中证监会已经在受理了,批准还是可以期待的,总体来讲应该时间比较快。
总体一些主流的指数上海这边都签了一些MOU,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是道琼斯,第一个推出来的是香港恒生的,类似于这种。跨境对国内来是比较重要的一块,因为国内投资人一直是进入国际投资市场的通道不太顺畅,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得广大投资人有在国际资产方面的通道。
这是基础投资市场的扩大,从上海的股票扩展到上海、深圳,以至于扩展到全球,这是创新方面的进展。把资产的规模,基础的股票,可选性进一步的扩张。ETF而言除了作为一种交易型工具之外,前面几位嘉宾也都讲了,是资产配置比较重要的工具。所以ETF是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从这个功能角度来讲,上海这边还非常欠缺,我们现有ETF资产类别只局限于股票,而且在股票里边也非常不全,基于非市值加权的指数已经做了,基于指数创新的一些产品已经在起步了,大家已经在努力做了。但是还是在股票类别里边,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要一个国际ETF类别,大家可以看一下即使是股票类的ETF还有很多都没有,部分的有。但是其他的资产类别,债券ETF现在没有,货币ETF我们没有,另类投资的ETF,把ETF作为另类投资的一种我们也没有。空间非常大,什么都没有。
但是可能国内开发这些产品的确有一些困难,是基于一些基础设施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债券,因为它要打通银行间和交易所的市场,交易所的债券流动性可能不是很够,怎么样解决一些技术问题,这可能是值得业内同仁大家共同研究,怎么样把债券ETF做出来。公司已经在研究了,但是能拿出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是比较关键的,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基金公司的投研力量不是选择一个股票的能力,更大程度上投研能力应该是在于解决这些技术问题,解决这些产品问题的能力。
还有就是货币ETF,这也是我们今年发展的重点,因为这个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海外基本上不存在活期存款这个概念,投资人会获得很高的回报,不可能钱存在活期里边。这个情况应该有所改变,包括交易所要发展货币ETF或者上市的货币基金,就是要发挥支付功能,货币基金应该可以当做钱来使,投资人以这种形式存在的获得的利息很高,可用性也是比较高的,就是我要用这个钱随时可以拿出来,但是我不用的时候保证高的利息。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管场内还是场外,这个空间是非常巨大的。对银行来讲可能是一个挑战,以后应该所有的钱存在一个地方,刷信用卡钱应该自动转出来,我的收益是很高的。所以货币ETF应该是比较重要的发展方向。
还有另类资产,在国内来讲面临比较大的困难,比如说基于石油ETF,天然气ETF,包括前面嘉宾都讲了对冲策略的ETF国外都有了。这些国内都没有,对于国内来讲,如果要做黄金ETF,要做石油ETF,要做大宗商品ETF是有一些困难的。为什么?因为这些基础资产还没有实现证券化,我们现有的基金都是证券投资基金,吕律师在这里也可以帮我们想点办法。就是这些基础资产没有实现证券化之前怎么样变成基金的形式,在交易所给予方便的交易,交易所交易多空都可以。这个需求非常巨大,上一个石油,募几百亿的基金,国内各种石油企业进行对冲,这是非常可观的市场。
目前困难下面突破需要时间,可能是把一些另类资产引用到国内来,我投在国外的石油ETF上面,国内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基金行业我个人的理解肯定是一个庞大体积的市场,这都需要努力,需要做的。
还有一块产品创新就是基于ETF基础之上的一些创新,现在我在考虑要开发一个ETF的期权,中金所已经准备上模拟系统了,基于证监会在研究基于ETF之上的产品,基于ETF之上的产品对于ETF的流动性以及其他功能的发挥会有根本性的改变。而且从专业或者技术的角度来讲ETF目前来讲有些功能是没法替代的,现在大家在做期限套利也好,你在现货市场,股票市场持有一堆股票的时候在在中金所另外再交保证金的。
如果在中金所做一个指数期权的话,意味着我要交额外的保证金,但是同时现货市场必须要做对冲,这个东西怎么做?我估计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你把国外的那些东西拿来我估计不管用,你做完了以后可能亏的一大糊涂。在国内ETF的期权是基于把现货和衍生品市场打通,真正标准化,可以符合国际惯例的产品。我们觉得这个产品是比较重要的,如果这个产品能够上去的话对于ETF的需求和发展可能会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这是产品创新这一块。
还有比较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交易机制的创新,大家知道国内ETF发展实际上在任何配合措施都没有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所以它的一些做法不了解的人也可以说有点怪异。国内的ETF在04、05年做的时候,那时候融资融券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交易机制是不配套的,我今天买的基金份额今天也不可以卖。在国内这是不可想象的,做市商也没有,什么东西都没有,这个产品发展到今天这个情况。这个局面必然要改善,就是后面我们要改变这个东西。关于融资融券这一块去年已经有了突破,12月5号上海有4支ETF已经可以做融资融券了。融资这一块现在交易量不是很大,每天交易量基本上是五六千万的规模,占整个融资的占比也是比较低的,可能是低于10%的。但是融券这一块交易量放量了,出来大概是100万股,现在每天的卖空量大概是5000万股,这个很小。但是即使是这样,融券的交易量已经占到整个融券市场交易量的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这是跟我们的机制是有关系的,券商为了规避风险,各股融券利益做不起来的,解决这个问题等待转融通出来之后。现在大家可以看到为什么ETF的融券量可以占到整个市场融券量的50%—60%,我持有一个个股,然后用股指期货对冲是非常困难的。
ETF受的局限小的多,我可以直接用股指期货对冲以后就可以来做了。现在门槛还比较高,还没有完全放开,我们有一些规模的要求,整个机制的理顺,包括保险公司很多机构投资人会大规模进入这个市场。因为保险公司会持有一些核心的ETF,然后在融券再获得一些收入的话,每年可以获得好几个点的α,相对于指数而言。所以保险公司而言有非常大的需求来做,这一块的市场我相信是非常巨大的市场,包括保险机构,包括别的机构。包括一些私募基金我建议还是参与融券业务,每年打破几个点,比你自己辛苦选哪个指数还好。基金公司的来源这一块也是比较大的,通过借出ETF所持有的股票,对ETF持有人来讲也是一个增强,因为我可以获得大量融券的收入。股票可以往外融,可以完全弥补托管费、管理费的损失,基本上ETF最后必然跟一般指数基金不一样,可以获得接近于指数的收益。
这是两融,包括T+0,我们向证监会已经正式提交了申请,我们也做了很多分析,开了很多研讨会,大家一致认为这个东西没有任何风险。因为ETFT+O回转交易,这个简单的机制对改善ETF流动性有很大的帮助。原来大家对于ETF和个股的区别不是很了解,如果个股当天买,当天卖,原来监管比较担心价格操纵的问题,但是大家知道对于ETF来讲这是不存在的问题,因为不可能存在允许当天买卖就能把整个指数或者大盘改变的怎么样。包括登记公司的结算风险全都没有了,包括当天买入,卖出以后钱不给你就完了,等等方面都做了论证。所以交易机制的完善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因为我们跟证监会打了一个报告,希望能够获得批准也希望业内人士多进行呼吁。这是创新的第二块。
第三块比这两个还要重要的创新,那就是创新工作机制的建立。因为国内现在创新的工作没有确定的流程,比如说基金公司,包括海外好的机构或者一些好的想法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向谁提交呢,提交给我们以后,后面又如何走。如果一事一议的话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也努力想建立便捷的,创新的工作机制,使得创新变成正常的流程,你有什么想法只管拿过来,后面怎么样协调合作。应该有一个固定的程式,创新如果真的要做起来这是真正性的工作,但是这个工作挑战难度非常大,等于建立这个工作要协调各方,包括交易所登记公司,包括证监会,包括市场机构方方面面。只能说是一个尝试,一个努力,建立起来是比较难的。
对于其他的一些产品可能更难,比如说房地产投资基金,比如说黄金,因为它涉及到跨部委,房地产投资基金可能涉及到11个部委,要把这个走通要跟这么多部委打交道,在中国这是非常困难的,你跟一个部委打交道都是非常困难的。这一块是创新。还有政策方面的工作有时间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