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大舆论压力下,兴全坚持自己的投资逻辑,大幅加仓双汇发展,最终获取了大量超额收益。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一直顺风顺水的兴业全球,去年连踩两只“黑天鹅”:双汇发展及紫鑫药业,遇到自成立以来最大危机。
投研团队是否会因上述两只“黑天鹅”被问责?
兴业全球明确表示,虽然中了“雷”,兴业全球仍然从双汇发展获取了超额收益,而其所持紫鑫药业流通亦有获利。去年两次黑天鹅事件,无需问责。
扛住压力,底部加仓双汇发展
“我们公司的风控很严格,这种风格是深入各种流程、制度以及文化的。从投资上来讲,我们偏好有下跌保护,即安全边际大的股票。”在解释公司的投资逻辑之前,兴业全球首先对记者解释了其公司风格。
据兴业全球介绍,由始至终,兴全对双汇发展的投资判断始终如一,那就是双汇发展的确是肉制品企业里最好的企业之一,双汇发展是兴业全球的战略重仓股。而且兴业全球利用手中的股权,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上市公司治理,亦受到有关部门支持和认可。
“我们的投研团队应该说去年顶住了非常大的压力,在市场和外部舆论的巨大压力下,没有低位转仓。反而在下跌至60元附近,接近回购价格的时候,坚持自己的投资逻辑,大幅加仓,获取了大量的超额收益,使得我们去年整体业绩都不错。”
虽然兴业全球的投研团队顶住了压力,但去年兴业全球仍然遭遇了份额的损失。长期以来,王晓明挂帅的兴全趋势一直是兴业全球的旗舰基金,规模超过百亿,是兴全基金公司规模最大的产品,但去年一季度受累于双汇发展,单季度净赎回便超过28亿份。虽然后来双汇发展连续跌停以后股价开始反弹走高,去年12月一度反弹至81.8元,但最终兴全趋势仍被净赎回达36亿元。
紫鑫药业定增,锁定期遭遇黑天鹅
去年八月,紫鑫药业业绩造假事件被媒体揭发,在监管部门要求下展开自查,并自8月17日开始停牌,直到10月基本完成自查,24日复牌,并正面承认其公司隐瞒关联交易的情况。
自10月24日复牌起,紫鑫药业连续三天跌停。股价从停牌前的20.71元直下至15.1元。其后紫鑫药业略有反弹,但大体仍一路走低,直到今年1月6日一度触底跌至6.79元才开始反弹。
据介绍,和兴业全球对双汇发展所定位的“战略性重仓”不同,其对紫鑫药业的定位为“把握市场变化的投资机会”,仓位也并不那么重。
“我们投资紫鑫药业,是基于看好这个行业的正向变化,而且公司也表现出一些业绩,在行业内显得有竞争力,出于把握市场机会,我们投资了部分紫鑫药业。”兴业全球介绍道。
兴业全球对紫鑫药业的投资包括两部分:流通股及定向增发。除了基于当时看好行业及公司而持有紫鑫药业的流通股外,兴业全球对紫鑫药业投资的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定向增发。
2010年年底,兴业全球旗下三只基金兴全可转债、兴全社会责任、兴全有机增长参与了紫鑫药业的非公开定向增发。此次定增价格为20.05元/股,上述三只基金合计持有700万股。2010年12月31日,紫鑫药业的收盘价为32.1元。
据兴业全球介绍,定向增发一直是其常用策略之一。兴业全球做定向增发有三种逻辑:其一,在基于市场及公司的判断上,利用增发的折价,把握交易性机会;其二,同样是持有一只股票,可以用较低的定向增发价格置换流通股,降低持股成本;其三,好的股票,定增之后长期持有。
“当时做紫鑫药业的定向增发,则是基于第一种和第二种逻辑。”
“2010年年报出来之后,我们投研人员分析其盈利情况,已经察觉到了一些风险,于是开始陆续减仓。后来我们基本上把流通股都陆续出掉了,当时浮盈有5000多万。剩下的主要是定向增发的时候参与的,由于锁定期的限制而继续持有。”
可能有关绩效,但无关问责
据兴业全球介绍,公司投研系统的确有问责制度,但是都基于两个条件才会触发问责机制:其一,重大失误,重大损失;其二,主观恶意。
“在兴业全球和紫鑫药业的投资上来讲,并不满足这两个条件。投资行为本身就有风险,投研人员只能尽量减少风险,但并不可能完全规避风险。问责不能对他们做出超出能力之外的要求。”兴业全球表示。
兴业全球表示,投研体系确有绩效考核,面对市场风险的把握能力,最多关于绩效考核,双汇发展及紫鑫药业,都没有到问责的程度。
“特别是紫鑫药业,后来虽然爆出业绩造假,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但是投研人员,基于公开信息做出的判断的确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出在公开信息的真实性上,当时的决策程序也是没问题的。总体来说,紫鑫药业事件亦并没有严重到触发问责机制,更多体现的是外部的市场风险。”
最后,兴业全球表示,虽然双汇发展及紫鑫药业并未给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但是也的确反映了市场风险,兴业全球也会吸收经验和教训。比如可以适当降低重仓股的集中度,对待重仓股要更加慎重,加强调研。“现在我们专门设置了一个社会责任岗,来负责调查重仓股的社会责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