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重启后一直吸引着市场高度关注的目光。由于暂停了一年,对于IPO新股上市表现各方大都看好,基金更成了新股“神枪手”。但近日天赐材料(002709)的新股认购,有93家基金同时“命中”最终发行价,引起市场嘘声一片。有分析猜测,承销商和机构之间存在猫腻。近期证监会也表示要对IPO过程中询价、路演进行抽查,有57家机构进入首批抽查名单。
93只公募基金报价相同
1月8日,拟在深交所上市的天赐材料完成了初步询价。参与本次网下初步询价申购的投资者为524家,申购总量为53.7亿股。根据网下报价情况,天赐材料决定将报价为13.67元及以上的申购报价作为最高报价部分予以剔除,对应剔除的申购量为8.54亿股,占本次初步询价申购总量的15.92%。剔除部分不得参与网下申购。
与此同时,天赐材料最终确定本次发行价为13.66元,对应2012年摊薄后市盈率为28.08倍。按此发行价,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为3010.5万股,其中发行新股数量为2161.32万股,老股转让数量为849.18万股。发行人募资总额为2.95亿元,老股转让获得的资金数量为1.16亿元。
如果故事只是到这里结束,天赐材料本次IPO显得中规中矩,不过一个细节将公司推入了舆论漩涡—在参与询价的524家机构中,有155家机构同时报出了13.66元的价格,正好“击中”发行价。更可疑的是,这里面包括93家公募基金(含社保组合),名单涉及大成、光大保德信、广发、国泰、国投瑞银和中银等多家基金公司。大成基金再次凸显抱团作战的作风,旗下的12只产品(包括两个社保组合)均报出13.66元的价格。
近百只公募基金报出同样价格,到底是猫腻还是巧合?昨日记者采访到一家报价基金公司,他们表示,13.66元是其根据老股转让的比例计算出来的。
不过一家第三方机构质疑了该公司的说法:“计算也只能计算出一个区间,不会精确到分,这也太准了。IPO市场也有自己的"潜规则",一般来说每家承销商都会有自己相熟的机构,在路演会时私下"放水"也屡见不鲜。”
证监会公布抽查名单
天赐材料的问题并不是市场上的孤例。1月9日晚,作为IPO重启后首批申购的新股,我武生物(300357)公布了此次发行中签率和网下配售情况。公告一出,也立刻引来一片嘘声。公告显示,社保基金409组合申购1800万股,最后仅获配61.63万股,获配比例仅3%出头。东吴证券(601555)资管计划更惨,有效报价100万股,但1股未得。而一位名为柳海彬的自然人在仅仅申购200万股的基数上却获配100万股,获配比例高达50%。对此,网上有人爆料称,柳海彬和我武生物存在一定的关联,大比例中签内存猫腻。与此同时,监管层也要求相关人员协助调查。
面对乱象丛生的IPO市场,近日证监会制定了《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措施规定,证监会将对发行人的询价、路演过程进行抽查,发现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在路演推介过程中,使用除招股意向书等公开信息以外的发行人其他信息的,中止其发行,并依据相关规定对发行人、主承销商采取监管措施。涉嫌违法违规的,依法处理。
1月15日晚,证监会公布了新股发行定价过程抽查的第一批名单,其中涉及44家机构询价对象及13家主承销商。机构询价对象中,有博时、东方、富国等18家基金公司,还包括长城证券、光大证券(601788)、红塔证券等在内的8家券商,安徽国源信托、百瑞信托、华能贵成信托以及中诚信托等4家信托公司,以及太平洋(601099)人寿、中国人寿等3家保险(放心保)公司,上海丰煜投资等7家投资公司。
基金公司在钻法规漏洞
昨日记者联系到一家被证监会抽中检查的机构,他们表示公司内部已安排了有关工作,积极配合证监会调查,但对细节不愿多谈。
但上述第三方机构的分析师表示,问题肯定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证监会此举也是希望各家机构能够进行自律。他同时表示,这个问题已不止出现一两天了,“可以看下,中签的基金多是专户,而不是公募产品。之所以是专户,主要是里面多是大客户或是基金经理自己,基金公司对于新股上市后的表现其实已了然于心,利用公募产品做障眼法,让专户中签,其实是损公肥私的一种行为。不过这在程序上并没有违规,基金公司在钻法规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