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转型之年,东北证券路在何方?
3月1日,首份上市券商东北证券(000686.SZ)年度报告出炉,净利润亏损1.5亿元。次日,股东大会召开,停牌一天。5日,开市复牌,在非公开发行股票决议通过的利好消息下,东北证券早盘便大幅冲高,领涨券商股,最终以4.64%的涨幅收盘。
时间上的安排如此巧妙。40亿的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融资计划似乎消除了业绩亏损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无论如何,2011年惨淡的业绩却是不争的事实。上市以来,东北证券首次不进行股利分配和转增股本。
资本市场低迷,东北证券表现不佳。但巨额亏损更深层次的原因或为管理层的混乱与制度的缺失。2011年,东北证券负面缠身,2012年,转型之年,东北证券路在何方?业内人士称,如果东北证券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未来发展仍令人担忧。
业绩巨亏1.5亿
2011年,资本市场低迷不振,券商机构表现不佳在预料之中,但净利润1.5亿元的巨亏仍让市场倍感意外。
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东北证券实现营业收入8.10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2.3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2亿元。自营业务更是出现了巨额亏损-1.85亿元,下降幅度-278.99%,成为了业绩亏损的罪魁祸首。
早在去年各大券商就力争转型、积极拓展创新业务,靠天吃饭的经纪业务却仍是东北证券营收的主要来源。2011年,公司实现经纪业务收入7.81亿元,占比高达96.42%。但A、B股基金交易量的市场份额却同比减少了26.30%。
营业部快速扩张,管理费用上升,消耗了大量成本。最终导致营业部门员工不仅奖金拿不到,薪酬更是大范围下降,导致了员工的大量流失。东北证券在发展策略上存在问题。一位接近东北证券的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东北证券向来以激进风格著称的自营业务更是遭遇了滑铁卢。前三季度,东北证券十大证券投资中只有嘉实货币一种基金产品,其余均为股票。但年报时,十大重仓股中基金、股票各为五只。始料不及的是,五只股票无不出现下跌,年报时已出售证券投资收益飙升至-1.94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较年初减少了8.22亿元。
上海一位券商分析师认为,投资风格无好坏之分,市场会依据各自的风格做出反应。不过,在市场环境低迷下,此种风格显然不受待见。
资产管理业务同样不尽如人意,尽管成功发行了东证5号和东证融通一期2只集合理财产品,资产管理总份额增长至36.84亿份。但重庆啤酒黑天鹅事件导致营业利润率的大幅下滑,营业收入比去年减少36.38%,营业成本却增加了25.59%。业内人士称将旗下产品集中持仓某只股票,说明内控制度值得商榷。
其他业务以及各种创新业务对业绩的贡献更是屈指可数。IB业务与直接投资业务尚处于初期。融资融券业务仍未取得资格。固定收益业务还处于积极筹备中。
投行损失严重
2010年,东北证券在IPO市场上收获颇丰,共担任了五个IPO项目的主承销商。2011年,东北证券被评为十佳保荐机构。此时,董事长矫正中豪言壮语,东北证券要成为中国一流投行。然而,同一年,东北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却亏损3567.11万元。零单IPO项目,一单配股主承销项目。
2012年,东北证券似乎迎来了开门红。2月8日,承销的龙洲运输过会。28日,承销的中科金财也正式上市交易。
这些项目都是之前的储备项目,事实上,东北证券的投行部大不如之前。投行人员流失严重。上述接近东北证券的投行人士告诉记者,投行部门最为辉煌的时候,保代团队四五十人。如今,仅剩十余名,其中一部分还是新招的。
人员流失严重,团队不稳定,丑闻不断,逐渐使投行部门由盛转衰。宋德清,东北证券投行的创始人,一直以来担任东北证券主管投行的副总裁,2009年转投华融证券。是年另有四名保代相继撤离。2010,在东北证券奋战近10年的汪六七卸去投行总经理职务,任职首创证券。随后,保荐代表人陈晓荃、刘智博转战首创。目前,分管投行的副总裁为张兴志,投行业务负责人为梁化军。
投行部门动荡太大,基本每年换一个领导。每个领导走后,总会带走一批人一批项目,损失严重。上述投行人士说。永高股份的IPO、苏宁环球的定向增发本是东北证券项目,但保荐代表人员的出走带走了项目。
不仅如此,包销门、内幕交易、天价赔偿案等负面消息使其陷入丑闻漩涡。
2008年8月,东北证券承销的特变电工公开增发未获机构支持深陷包销门,最终和联席承销的三家券商动用11.47亿元包销6471万股。同年,东北证券离职保代的天价索赔案更是震动投行界。保荐代表人曾文林以拖欠工资为由辞职,东北证券认为其辞职会导致项目流失,向其索赔1060万元。
2011年8月,仍处于东北证券持续督导期的紫鑫药业被曝自买自卖、隐匿重大关联交易。12月,保代秦宣被曝在参与西南合成重组项目因涉嫌内幕交易而被依法逮捕。作为本土券商,东北证券也未能发挥优势,自2009年以来,东北证券未能保荐一家,都被外地券商所瓜分。
在保荐人制度改革下,像东北证券这样的中小型券商的投行部处境将更加艰难。上述分析人士称,改革后,大券商综合实力强,因此也有能力拿到项目承担风险,最重要的就是余额包销的能力。小券商根本没有这种实力。
管理制度缺失
事实上,让东北证券屡陷丑闻、裹足不前更深层次的原因或为管理上的混乱,内控制度上的缺失。
东北证券的问题出现在管理层,如果形容管理层,只能用乱形容。工于人事斗争,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有效的考核机制,最终流失了大量员工。一位离职的投行人士指出。
他认为,投行部门的负责人不断转投其他券商,与上面管制过多、规章制度不执行有关。
据一名业内投行人士介绍,东北证券员工薪酬水平非常不公平。原来的老员工工资不高,但新招的员工工资却非常高。薪酬的不公平,最终导致了人员的大量流失。一般情况下,券商投行部门人员流失率在10%左右,但东北证券却达到了40%。
有时,普通投行人员不得不被迫离开。据了解,一位普通投行人员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竟仅仅3000余元,最终被迫离开。这被认为变相裁员,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而东北证券在防止人才流失上也别有做法。
天价赔偿案便是其中一个案例。此事件震惊投行界,也令一些保荐代表人士惶恐。业内人士认为,东北证券留人的方式更多的不是因为感情或者待遇。
东北证券暗流涌动的人事斗争甚至涉及到持股46%的东方基金。2011年初,东方基金的人士大变动以及爆发的内部管理风波或正起源于东北证券。
东北证券内部关系错综复杂,管理层混乱,似乎早已成为其内部投行人士的共识。东北证券没有制度可言,在企业里面不是讲能力与规章制度,对于员工来讲没有归属感。
东北证券表示,2012年东北证券将进行改革,管理层更加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完善。但事实上,东北证券早在2011年初就进行了改革,显然效果不尽如人意。
2012年,是东北证券的转型之年,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不能从管理层上解决根本的问题,潜在的问题终究还会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