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将为投行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此过程中,投行业将有机会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拓展业务空间,增加盈利方式。”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中国投行业将迎来历史性机会,而蓝筹股市场的发展将为投行带来更多机会。” 日前,在证券时报主办的“投行创造价值”高峰论坛上,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部总经理郭洪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
投行发展空间更广阔
郭洪俊表示,中国投行业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将为投行业自身转型和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目前国内上市公司已达2400多家,但占全国股份公司的比例仍相当小,还有很多真正的中小企业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有效支持。对照国家四部委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目前上市公司中真正的小企业极少。
在他看来,中国应当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的弹性和包容能力,未来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在内的场内市场定位将进一步合理,功能将进一步完善,层次将进一步明晰;全国统一监管的场外市场和区域性场外市场,也将逐步建立并稳妥发展。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将为投行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此过程中,投行业将有机会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拓展业务空间,增加盈利方式。
投行将得三点好处
郭洪俊认为,以新股发行制度为核心的资本市场改革,将加速中国投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推动投行业的变革、整合与提升,为中国投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中好处有三点:
一是有助于加速中国投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传统格局下,项目执行能力成为评判投行业务的最主要标准;而未来,价值发现、定价和承销三方面能力将成为投行业最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在强化信披的趋势下,将逐步由市场决定企业的价值,审核机构的“用手投票”,也将逐步转变成市场的“用脚投票”。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必将激发投行业去挖掘真正有价值的项目,并准确揭示企业风险。此外,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影响下,未来发行风险将更加突出,中止发行、延迟发行甚至取消发行都可能成为常态。因此,投行必须不断增强定价能力,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价值,同时改变过去“重保荐、轻承销”的现象,进一步提升定价、承销能力,平衡投资方和融资方利益,创造多赢局面。
二是有助于投行业不断创新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传统格局下,项目执行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多数投行采用的是团队制,主要考量团队的项目执行情况。未来,以价值发现、定价、承销等三大能力为核心考量标准的投行,必将进一步整合内部各方资源,充分发挥项目开发、专业研究、客户管理等综合资源的优势。因此,原有的基于团队制的组织架构可能逐步打破,转而采用更加灵活、客户导向、利于创新的组织架构。
三是有助于投行业商业模式的转变。在传统格局下,投行业更注重首次公开发行(IPO),“重IPO、轻并购”、“重股权融资、轻债权融资”的现象比较突出。在未来,随着审核环节的简化,并购重组业务有望进入快车道;而中国经济转型也在客观上需要并购重组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并购业务也将具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投行业应当顺应这一趋势,进一步创新并购融资手段,在搜寻机会、方案设计、估值定价、撮合交易等方面加大力度,使并购业务逐步成为投行扩大市场影响、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一环,并最终成为投行收入的另一重要来源。
蓝筹丰富投行机会
中国债券市场将迎来重要的发展阶段。目前,相比银行间市场,证券公司在债券市场的承销份额非常小,债券相关业务收入在证券公司收入构成中偏低。投行业应当抓住债券市场发展的历史机遇,不断做大做实债券业务。实现股债并重,均衡发展。
郭洪俊表示,蓝筹股发展迎来了历史机遇,投行业必须把握机会。他认为,目前上交所大多数企业都属于细分行业的龙头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企业,还有一部分是潜力蓝筹,这些企业将来有可能成为经典蓝筹。
“上交所蓝筹股市场也是多层次的,既为中小企业服务,也为中小市值的企业服务,既为国有企业服务,也为民营企业服务。”郭洪俊介绍说,“未来几年蓝筹股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都将有较大幅度的飞跃,为投行业带来越来越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