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中国交建登陆A股市场,而公司向网下询价对象配售的2.25亿股和承销团余额包销的1.02亿股,自公司上市之日(3月9日)起,锁定3个月后方可流通。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一则看似普通的限售股流通提示性公告,却注定吸引整个A股市场的目光。因为这部分限售股来自于A股历史上首例IPO包销的中国交建(601800,股吧),而持有这部分限售股的,正是当初被猜测“主动包销”的中银国际、国泰君安和中信证券(600030,股吧),以及另外二十余家网下获配的机构。更为关键的是,由于股价跌破发行价,这些持有3.27亿股的机构已暂时被“套”。
3.27亿股解禁在即
3月9日中国交建登陆A股市场,而公司向网下询价对象配售的2.25亿股和承销团余额包销的1.02亿股,自公司上市之日(3月9日)起,锁定3个月后方可流通。截至6月9日,上述股份的限售期已满3个月。
需要注意的是,正如刚刚所提到“承销团余额包销”,中国交建正是A股历史上,首只在IPO阶段就让承销商“自掏腰包”的新股。由于当初网下发行认购不足,作为联席主承销商的中银国际、国泰君安和中信证券,分别包销约3409.66万股。另外,易方达增强回报、华安策略优选(040008,基金吧)等机构,则瓜分了网下的2.25亿股。按照公告,这3.27亿股将在不久之后可以套现。
发行价已被跌破
当初以5.40元/股发行的中国交建,上市首日的股价就一度突破7元大关,即使盘中回落,首日涨幅也最终定格于23.33%。持有这3.27亿股的机构,有足够的空间获利了结。
但可惜的是,A股市场上从来没有“如果”。由于三个月限售期的存在,这些机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浮盈从20%缩水至10%,然后到5%,而经过周一4.86%的大跌以及昨日的继续下跌,中国交建的股价最终定格于5.2元/股,已经跌破发行价。这也意味着,在临近解禁之时,持有这3.27亿股的机构仍陷于被套的尴尬。
曾被疑“主动包销”
实际上,网下三个月限售期让机构被套的案例并不在少数,但是中国交建却有些特殊。这不仅是因为其属于首例IPO余额包销,更在于各方当初对于联席主承销商 “主动包销”的猜想。
在中国交建发行之初,发行区间实际为5元/股~5.4元/股,也正是由于公司选择了5.4元的上限发行,使得报价低于5.4元的机构悉数 “出局”,网下出现认购不足情况也由此而来,联席主承销商因而包销了逾亿股。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承销团队成员对于中国交建的估值均高于最终确定的5.4元/股发行价,似乎更坐实了“主动包销”的猜测。如中银国际认为公司合理价值区间为5.9元/股~7.1元/股;国泰君安为5.7元/股~7.01元/股;中信证券为5.79元/股~7.09元/股。不过,从中国交建最终的走势来看,其股价仅仅在上市首日“昙花一现”,随后便开始了漫长的回落。包销机构最终将如何收场,相信在不久之后就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