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财经网6月29日消息 “经过了2009年到2011年的黄金时代,IPO盛宴可能已经结束。”沈伟预计,未来并购、新三板及创新业务有望快速增长,各家投行都应思考应对良方和差异化生存策略,淘汰赛即将打响。
事实上,差异化竞争已经开启,在因“新大地案”被处罚后,南京证券[微博]公开表示已经对投行部门业务方向进行了重新定位,将2013年投行业务的重点确定为面向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提供各类企业债、新三板、区域股权市场、兼并收购及并购融资、资产证券化等全业务链的综合融资服务平台。
光大证券(10.20,0.29,2.93%)亦在被立案调查后表示,正努力改变投行业务以IPO项目为主的局面,积极探索投行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在再融资、债券、并购、场外业务等方面加大投入,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此外,夏中轩认为,在新的发行体制下投行必须调整业务流程和创新组织架构。目前国内投行中从事发行定价,销售股权金融产品等工作部门多为资本市场部,作为中后台部门,人员严重不足,激励机制不到位,工作没有动力,在投行业务链中的作用有限。投行必须改变这一状态,变革组织架构,由以往的“重保荐、轻承销”向“保荐与承销并重”转变。规模大、项目储备充足的投行应根据专业分工,设立独立的投资银行、资本市场和销售交易部门,根据工作性质的差异,培养不同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激励机制方面同等对待。
对于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引入的主承销商自主配售机制,国内投行也应未雨绸缪,要借鉴国际投行的经验,建立独立的配售机构来平衡发行人、投资者和投行之间的需求及博弈。
“新股市场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承销能力强弱决定了未来投行的市场位置。”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一位不愿具名的老投行人士预计,5年后,能吃到新股发行蛋糕的投行恐怕只有三到五家,而新股发行市场和投行业变局下,“下半年裁员、降薪恐怕将是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