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友们传播和转发这些温情故事,为这些“小人物”的故事而感动时,本身也是在为我们的社会蓄积正能量。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过去一周,有几个“小人物”的名字被网友们频繁提及。一个是50岁的天津的哥马志刚:4月16日下午,马师傅将一名盲人送到目的地后,慷慨地免去了他的乘车费,原因并非是马师傅觉得自己有多伟大,而是觉得盲人挣钱不容易,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下一名乘客见到这一幕后,下车时坚持多付费给马师傅,理由是“我也不伟大,挣钱比您也容易点”。
另一个是丰县环卫工人张景和:去年夏天,这位六旬老人坐在路边绿化带的水泥台上,用双手捧着小孙女的脸蛋,满脸笑意地鼻吻的温情画面,曾引发人们关于幸福的思考。4月14日,这位被网友唤作“幸福环卫工”的老人,因患淋巴癌而离世,众多网友得知消息后纷纷发帖悼念这位曾经带给我们温暖的平凡老人。
同样的感动,源自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专科班的三位“破烂王”。为给患有再障性白血病的室友罗茜筹集医药费,杜华月、董仕琴、王飞坚持利用课余时间捡破烂换钱,这三位90后女孩几乎从不买新衣服和逛街,一年时间下来,她们总共给家境贫寒的室友攒下了4000多元的医疗费,这种纯洁的同窗之谊让人感怀。
这些“小人物”的故事,或许不足以“感动中国”,但它们都无一例外地触动很多人的内心,让我们觉察到了人心与社会的温度。事实上,我们身边已经涌现了很多类似的“小人物”:从襄阳高三学生张文驰暂时中断高考复习进京捐献骨髓,到南京女学生侯丽晴带着瘫痪的父亲上大学,再到郴州退休狱警陈文坚持24年救助流浪者,以及此前媒体报道过的那些被贴上“最美××”标签的“小人物”,都曾带给我们感动,引起过我们的共鸣。
这些“小人物”之所以能给我们带来大感动,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平凡而真实。这些善良的人们离现实并不遥远,他们平凡的如同我们的左邻右舍,他们的故事也没有一分一毫的拔高和夸大,总让人有一种触手可及的感觉。换句话说,他们的故事虽然没有传奇色彩,他们说出的话也并非豪言壮语,他们的经历更称不上崇高或伟大,但他们是我们身边最平凡、最真实的英雄。
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的向我们展示了朴素的孝道与温情,有的向我们展示了不计回报的付出与善良,有的让我们看到了陌生人之间的信任与体谅,有的则让我们感受到了草根弱者之间互助互济的感动。所有这些“小人物”能够做到的,都是我们每个人自己也能实现的善举,这种亲近感和贴近感,比任何说教和宣传都更能直抵我们的内心。
在网友们传播和转发这些温情故事,为这些“小人物”的故事而感动时,本身也是在为我们的社会蓄积正能量。发现这些“小人物”的过程,也是重新发现人心、重建社会信任的过程,当爱与信任的价值被充分激活,上升为一种社会共识,定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慷慨地对陌生人报以微笑,对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毕竟,我们始终相信,绝大多数人心中都怀着一颗善良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