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12年第一期长沙大讲堂在长沙人民会堂开讲。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以“我们的文化”为主题,与长沙市委中心组成员以及来自市直各单位、各区县(市)的千余名领导干部畅谈“中国文化的优劣势”、“城市文化建设”等内容。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讲座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湘涛主持,市领导余合泉、范小新、姚永春、虢正贵、赵文彬、张迎春、李咏芳、罗购三、黄佳惠、彭可平、何寄华、黎石秋、钟新莲、段安娜、彭继球等出席。
中国文化的三个“道”独一无二
“文化是什么?它是由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所造成的集体人格。”余秋雨说,正如中国文化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湖湘文化是湖南人的集体人格。
余秋雨从个人的体验谈到,中国文化中有三个“道”,即礼仪之道、君子之道和中庸之道,是其他文化所没有的。
余秋雨说,中国文化在人格模式上建立了“君子之道”;在生活方式上创造了“礼仪之道”;在思维方式上建立了“中庸之道”。余秋雨说,如果这三个“道”组合在一起,那到处都是君子,彬彬有礼,人人都讲礼貌,到处都没有极端主义,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对于容易引起误解的“中庸之道”,余秋雨强调说,这不是滑头哲学。他认为,中国是农耕文明,农耕依赖四季,所以人冷不到极端,冷到极端,春天就来了,热也热不到极端,热到极端秋风就起了,四季是轮回的。无论是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还是《周易》,都是告诉我们这个民族不要采取极端的东西。
“中华文明是全世界唯一没有间断的古文明。”余秋雨认为,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优势让中华文明流传了五千年。
余秋雨认为,中华文化的缺陷是不太在乎公共空间。“自古中华文化倡导‘忠孝两全’,注重朝廷和家庭,但对于两者之外广阔的公共空间,一直以来却不怎么关注。”余秋雨举例说,国人到国外旅游,大声喧哗等失范行为饱受诟病,就是缺少对公共空间生活方式训练的体现。
“人文精神”排第一位
长沙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正在努力建设国际文化名城。为此,余秋雨特别讲述了“城市的文化建设”。
城市文化的五个方面——历史记忆、生态环境、人文精神、艺术气氛和创意产业,要是按重要程度让你来排序,你会怎么排?余秋雨给了听众一点思考的时间,然后自问自答说,他把“人文精神”排在第一位。“慈详、宽厚、博爱,是一座城市最吸引人、最令人难忘的地方。”他说。
其次就是生态环境,这包括自然环境,包括美食,也包括一座城市对建筑样式的考究程度。他说,长沙这座城市,让人惊喜的是,绿化做得很好,湘江的治理也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特别让我喜悦的是,对建筑的要求很高。我印象中,这十几年来长沙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就是风景,老百姓过日子的风景。”
余秋雨说,长沙的城市文化,就要从这些方面着手建设。
据介绍,长沙市提出,到2020年将力争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格局,基本建成具有深刻历史内涵、鲜明时代特征、浓郁地方特色、高度创新精神和广泛国际影响的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