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2日对中评社记者说,如果中国能够深化改革,以中国拥有的增长空间和资源,其经济再维持每年8%左右的较快增长20年不成问题。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林毅夫当天出席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为其新书《解密中国经济》举行的研讨会。
在这本书中,林毅夫总结了中国过去30多年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指出中国所以能取得其它转型国家没能取得的成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完全追随“华盛顿共识”,即全面的市场化和自由化,而是一方面渐进开放,让市场更多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政府保护一些产业,通过政府的作用,将资源投向最需发展的产业。
林毅夫承认,现在中国经济到了进一步深化改革,消除经济“双轨制”的阶段,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消除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差距扩大的严峻问题。
林毅夫对中评社记者指出,中国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改革推进需要根据国内和全球形势的发展进行。他认为,中国要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发展,要在金融领域、资源配置、打破垄断等方面推进改革。
世界银行最近发布的中国到2030年经济改革建议报告提出,中国政府职能改革不在于其大小,而在于其在调控经济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一方面中国政府应当放手让市场在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在建立社会保障、保护环境、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自称对这个报告参与不多的林毅夫表示同意这一观点。
对于美国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林毅夫不表认同。他主张中国金融改革更优先的任务应当是发展更多的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只有它们才能真正为中小企业和农户提供金融服务。
林毅夫强调,中国的增长潜力很大,因为它有产业升级的空间,在基础设施、环境、社会服务等方面有不少好的投资领域,政府财政状况较好,储蓄率很高,有可观的外汇储备,如果改革得以推进,中国经济再快速增长20年当无问题。
针对中国经济出现放缓迹象,世界上“中国崩溃论”又有所抬头,林毅夫说,过去30多年这种论调其实一直不绝于耳,尤其是中国改革前25年,国际上很多经济学家都在预测中国经济何时崩溃?其中包括不少著名经济学家。为什么他们的预测失灵了?因为看待中国经济,不能用现有的经济理论,而必须放在新的经济理论框架下来观察中国经济。
最近提出“新结构经济学”的林毅夫笑称,以前有第一版、第二版发展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应当算第三版发展经济学。
即将结束世界银行任期,于今年6月份重回北京大学的林毅夫表示,过去4年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经历对他来说弥足珍贵。他说,作为从发展中国家来的经济学家,能担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这个被经济学界认为是顶尖位置的职务,一方面是他个人的荣幸,另一方面是拜中国良好发展之赐,所谓“水涨船高”。
林毅夫表示,在世行的4年间正值全球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他有机会接触以前在中国接触不到的东西,可以用国际视野,了解和思考危机生成的背景、原因和教训,这是难得的经历,有助于他个人今后的学术发展,也有助于为决策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