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股连续向上,引起了舆论的巨大关注。不过此间论者多关注的是一时一地的措施,却少关注的是整个政经博弈格局导致的必然变化。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中国人喜欢英雄,也喜欢造神。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可能就是一个合适的造神对象,不错,郭树清一上任就措施频频,而且市场开始有所反应。无论是对A股的“ST现象”进行清理,还是明确地提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指向,使得已经几乎被人们遗忘的A股市场重新进入大众视野。一时之间,证监会成了明星部门,郭树清成了媒体的宠儿。
不过,在我看来,当下A股市场的变化,只是一个大局需要之后的正常演进,还远远没有到创造新环境的状态。
郭树清孤军奋战?
从整个国内政治经济格局来看,由于民间财富富集而无出路,因此稍一聚集便有小宗产品市场被操纵,传出种种新闻。两三年来,“姜你军”、“蒜你狠”、“糖高宗”等现象,无不是民间资本聚集的表现。而从这种现象来看,可谓是A股市场之耻。
很明显,中国国内不是没有投资市场,A股市场也不是没有优秀上市公司,但就是因为监管放纵、市场有规不行、圈钱行为不止,使得民间资本视A股为无物,不认为它是一个可运作的投资渠道。这难道不是监管失败吗?而正是因为过去的失败足够彻底,宏观决策者又需要一个让民间资本投资的去处,才造成了今天A股市场的可作为空间。
这个起点与国内其他改革一样,都是外部压力造成的空间。不是因为A股市场得到了中小投资者的支持而有了上升空间,而是因为民间财富四处涌流,不断给经济全局造成压力,所以最高决策层才想到了证券市场这个本来可以容纳资金的池子。
不过,金融不是制造业。对于中国这个还没有实现法制和媒体监管的国家来说,证券市场的核心问题就是:走歪门邪道来钱太快,造成权贵阶层十分看重这个市场,规则非常难以建立。事实上,正如清醒的媒体人士指出的那样,目前,A股市场的变化还只是郭树清一个人在战斗。
良性的证券市场就像一支大型球队:明星队员是证券交易所和上市公司,交易所必须看重的是声誉,它的声誉在于不断培育出优秀上市公司,不断使投资者、上市公司员工和管理者获得共赢;而明星上市公司则是最有价值球员,一个市场里不可能没有低价值公司,但绝不能缺少明星上市公司,就像一支核心球队的灵魂队员一样,明星上市公司才是整个资本市场的关键先生。
所以,有一个明星监管官员,距离有一个运作良好的证券市场,差得还很远。我们所看到的A股的变化,其实只是刚刚开了头。
A股市场如何改?
不过,既然有了一个好的开头,我们不妨也来看看,A股与一个运作良好的证券市场还差哪几步?
首先,差得比较多的是交易所。因为国内交易所,都是政府自上而下改革的产物。
有趣的是,现在,国内商品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交易所,山东金乡的大蒜交易所、天津的文物交易所。这些交易所的出现,让我们可以看到,兴办这些交易所的人都是为了赚快钱,所以才会什么东西贵出现什么交易所,但是交易所的出现却不是一个,而是很多。那么如果在自由竞争的情况下,谁会生存下来呢?是比较看重声誉的那个。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金融交易的参与者拿的都是大钱,吃亏一次,可能就永远不会再和那个交易所玩了。而且吃亏者周围的人也会吸取教训,不跟那个交易所玩了。因此只有处事公正,正确处理交易的交易所才会生存下来。
而不幸的,是A股的交易所都是国营的。它没有声誉上的考虑,也没有收入上的担心,只要在政府的监控之下老实做事。所以我们看到,上海和深圳的两个交易所做事非常被动,基本上是算盘珠子,拨拨动动,根本没有争取明星上市公司的动机,反倒是其他国家的交易所,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国内争取中国公司到它们那里去上市,也没有看到国内这两个交易所的任何反击。
其次就是明星上市公司,其实A股当中倒反而有一些,但却与国内的经济发展程度非常不匹配。我们看到,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国内积累下来很多优秀公司,不过他们大多在国外上市,甚至已经蔚然成风。原因在于国人固有的一些观念,中国人自小的等级观念严重,一个公司是上市的,在国人头脑里的观念是要优于非上市公司,而海外上市则又优于A股上市公司。这种既有想法,导致好一点的上市公司都到海外去上市。甚至一些头脑清醒的管理者,他们虽然自己脑子里没有这种等级观念,但看到了社会上既有的规则,也会到海外去上市。
因此上市公司中的优秀公司,只存在于一些早期按政府部署上市的公司里。这些公司在国内上市多少有些阴错阳差,早年它们上市是因为听政府的话,按政府的要求做,不过因为后来自身发育得很快,成长得顺利,倒成了A股的主力。
这就是A股的现状,我们可以看看,这一次的改革可以让A股走几步。如果我们认为政府是在救市的话,那么做到几步,我猜市场也就会上几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