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财经网综合】昨天,温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温州讲坛”报告会。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应邀来温,为温州推进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把脉、献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剑谨主持报告会。
会上,吴晓灵作了题为《更新理念推进金融改革发展》的报告,并在会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金改重点是为民间金融阳光化创造条件
吴晓灵认为,温州金融改革的重点是为民间金融阳光化创造条件。作为一个改革的试验区,“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这四家金融管理和监督部门的简称)”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会特别谨慎,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金融是全国一盘棋,尤其是利率。你说温州可以提高利率,但温州要是一提高利率,岂不是所有的资金都往你温州来,来了以后也未必是好事。各地要是想在硬杠上有所突破,实际上是很难的。当然,温州的这次呼吁会推动上面做一些改革,推动的结果是大家受益。
小贷公司应享受金融扶持政策
吴晓灵说,小额贷款公司多少家是次要的,不是量的问题,而是小贷公司的市场定位和它的发展基础。现在最主要的是借温州金融改革的试点,能够突破小贷公司的身份,“当时定位小贷公司为经营信贷业务的工商企业,这引来混乱,在理论和实践中都遇到了很多困难。而且小贷公司明明做的是金融业务,不能享受金融税收,不能享受金融方面的政策,但是又要让它解决社会的难题,我想了好久,最后认为应该提出一个非公众金融机构的理念。我希望立法把这件事情明确,这一条突破的话,小贷公司的生存空间马上释放。”
吴晓灵说,小贷公司定位为非公众金融机构,无论是会计制度还是税收、融资方面都有好处。大银行和小贷公司的关系,就应该是批发商和零售商的关系。“全国性大银行平均单笔贷款额度为300万元,但是很多小企业和微小企业的贷款其实只要几十万元。”对于业务创新应该给予指导,希望给100万元以下的金融机构以税收减半的优惠条件。
小贷公司变村镇银行并不容易
对于很多人期待的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吴晓灵有着自己的见解。大家都希望小贷公司转成村镇银行,她不认同这个理念,从小贷公司到银行,是一个质的飞跃,风险控制、经营成本等很多都不可能马上适应的,“不要把它当成一个跳板,往上跳变成银行,小贷公司要想变村镇银行,目前并不那么容易。”
吴晓灵说:“你先玩自己的钱,再玩大客户的钱,玩好了,规模大了,风险控制也强了,再玩社会公众的钱。我认为我们国家信贷市场应该这么发展,中国应该出台一个金融公司,你们可去争取金融公司牌照,都是有限地吸收存款,然后去做贷款业务。”
民资进入金融业不要太冲动
谈及理念更新,吴晓灵说:第一,金融是一种财产权,应该得到尊重;财产权在行使的时候,政府的监管尺度、边界放在哪里?凡是只影响少数人利益的事情,应该尽可能给它一个合法的途径。如果能够尊重财产权,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的位置,能够正确地区分、合理地划分公众金融机构和非公众金融机构的不同监管方式,这对推进金改非常有好处的。参与的人,一定要知道金融是涉及公众利益的一个活动,不要想得太简单。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不要太冲动,在惨烈的竞争和社会责任方面可能思想准备不足,认为金融是个能赚大钱的好行业。
吴晓灵说,温州民间资本进入银行有两条路,一是参加组建村镇银行,和商业银行谈好了,什么时候政策允许了,进行股本转让,成为主要股东。二是允许民营资本通过收购兼并重组有问题的金融机构,“但还要奉劝一句,如果没有一个端正的目的,好的经营班子,进去以后未必像大家想的那样,实际上是很辛苦的,也未必能挣到那么多的钱。”
温州注重信用的理念应该很好地保持下去
谈及温州人的信用问题时,吴晓灵说,温州注重信用的理念应该很好地保持下去,有利于金改。“温州人闯荡世界之所以成功,相互帮衬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基于这种理念去发展金融机构应该说是有好处。”
吴晓灵认为,温州的实体经济这次出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小企业、小作坊发展到一定程度,积累了巨量资本以后,没有向正规的大企业和大行业转型,而是把很多钱用到炒房地产等方面,“温州的企业家能把这种互相帮助、讲诚信的理念再发展一下,把公司治理、产业投资方面进行升级换代,在这个基础上去做金融机构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