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变革是银行业在中国经济中的份额,社会融资中的比例下降,经营模式、资产负债结构产生重大影影响。”向松祚提出这个观点的几个具体问题。
【资本路财经网综合】《香港商报》综合报道,在中国农业银行纽约分行获批前夕,农行首席经济学家、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长向松祚理性地分析了未来10年中国银行业版图将迎来的剧烈变化,提出外资银行业务开放程度会进一步扩张,并认为六成社会总融资将被新的金融形式和工具占据,替代现有银行独大地位。
外资行将进一步扩张
“这个变革是银行业在中国经济中的份额,社会融资中的比例下降,经营模式、资产负债结构产生重大影影响。”向松祚提出这个观点的几个具体问题。
过去中国对金融战略重视不够,但最近开始高度重视,逐渐意识到货币金融对全球经济的作用极其重要性。10年前,中国银行体系的融资,没有别的途径,股市规模很小,债券也不多,尤其是公司债券的量就更少,所以社会融资方面,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几乎全部都是依赖银行,银行间接融资占中国社会融资总额的九成以上。但是经过多年的变革,到去年年底,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已经到七成以下。
向松祚认为,未来10年,新的金融形式和工具的发展速度一定会超过银行,银行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的总比重,甚至会下降到40%以下,另外的六成,则来自股票、债券和多种基金。但他强调,这个下降并不意味着现有银行的规模会收缩。与此同时,从扩张速度上来讲,国有大行增速不会维持比以前更快的速度,但外资行和中小型银行的增速会比较快。尤其是美国要求中国开放金融业,有助于刺激国内银行业创新,外资银行业务开放程度会进一步扩张。
而这个变革的时间点,据向松祚预测,将在2015年之后进入变化最剧烈的阶段。未来的3至4年,这种变化不会太剧烈,因为无论金融界总资产,还是占社会融资比例、利润所占比例,银行都是优势地位,其他渠道差距巨大。加之,其他投资方式在几年内难有快速提升,因此成长起来还需要一个过程。
香港人民币化大势所趋
尽管香港是“钦点”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但其他金融中心依旧虎视眈眈。近期伦敦明确向建立人民币离岸交易的“西方中心”迈进,这一消息释放出人民币国际化程度逐渐加深的信号,同时也刺激着港人的神经。面对香港现时的尴尬,向松祚直言,特区政府胆子太小、步子太慢。他恳切指出,香港未来只有一条路,就是取消港币,人民币化才是大势所趋。
他表示,伦敦争取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特区政府应该放快步子,香港的基础设施各方面强于上海但不如伦敦,但要奋起直追。
向松祚形容自己所言并非危言耸听,也不是哗众取宠,而是经过客观分析得出的结论。他以港英政府当年痛弃英镑与美元挂钩为例,分析港英政府当年的顾虑,但亦证明最终做出了正确决定,全因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与英镑相比要稳定得多。至今30年,联系汇率制度仍有很多讨论和摇摆,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香港亦曾提出香港美元化,但在回归后从政治上行不通,更重要的是不符合基本法。
中国需要国际金融中心
向松祚建议,从客观角度来讲,香港特区政府和金管局都要思考:从发展香港经济角度来讲,现有美元联系汇率制度利弊孰大?这才是核心问题。过去香港经济主要依靠服务业、旅游业、转口贸易,未来主要靠服务业,而服务业的核心即为金融。未来,香港经济主要增长点就是金融服务业,中国正好也需要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而香港得天独厚。
中央多次明确指出,支持香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但这个中心竞争激烈,纽约、伦敦、法兰克福、东京和新加坡都在参与竞争。向松祚分析香港的优势有两条,首先是背靠庞大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其次,中国正在推行人民币汇率国际化,照此分析,香港未来的前途只能是人民币化,港币是没有前途的,维持港币也毫无意义,若双币运行也没必要。正因如此,这个问题值得慎重提出讨论。
“当然,这其中也存在技术障碍。”他解释一直以来,港币之所以要与美元挂钩的,而不与人民币挂钩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人民币还不是可兑换货币。这在十几年前是严重问题,但现在已是小问题。因为,首先中国现在推人民币资本账户自由兑换开通,很快就要实现。其次,现在内地与香港间人民币流通方便,欧洲也开始接受人民币,虽然还没有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但已经向目标迈进很大一步,障碍已经很小。
向松祚最后为港人鼓劲,指为了香港未来的前景,基本法应该进行相应修改。因为法无外乎人情,当年德国人放弃马克,法国人放弃法郎接受欧元,港人亦能厘清情感上的不舍。
经济增长可维持8%以上
向松祚分析未来中国的经济走向,指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长期趋势,但GDP并不会马上跌到7字之下,长期看会维持在8%或以上,工业化城市化处于中级阶段,中西部地区还需要大规模投资,因此中部经济会维持比较好的速度。至于今年的经济形势,GDP维持8.3%-8.5%没有问题。
在产业方面,向松祚则比较看好农业,认为第一产业都是有前景的,必然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第二是金融服务业;第三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如航天航空、清洁能源、生物制药、下一代互联网应用;第四是能源,传统能源行业,中国现在特别稀缺。传统制造业并非不看好,钢铁汽车电子机械产能过剩,可能出现很大的重组过程,巨型公司兼并垄断,这是好的态势。中国很多产业是三低模式,低成本、低附加值、低水平重复竞争,还有山寨思维,造成热门行业扎堆,每个企业都生存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