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最急切的就是把这些门拆掉,把门框都拿掉,真正拆彻底一点。”一贯以“第一个吃螃蟹”而闻名的均瑶集团总裁王均豪在5月27日的“2012大连·中国经济论坛”放言。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早一天,银监会官方网站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先前,五部委已相继发布鼓励和引导“民资进入”的相关文件。温州金改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
5月28日,来温的现任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说,如果没有温州的大声疾呼,或许还不会出台相关的政策,温州是立了功的。
余音绕梁,温州民营资本还在担心的“玻璃门”和“弹簧门”终于开拆。“新36条”细则密集发布,对温州的民营企业和庞大的民间资本而言,裹挟着金融改革的激情,新的历史序幕正徐徐拉开。
上一个“36条”
多少年来,温州民间资本令人瞩目,温州已成为我国民间资本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2004年8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来温召开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座谈会,会议上,一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讨论文件(草案)发到每位企业家手中。“文件分为7大项36条,提到很多垄断性行业的市场准入问题,针对非公经济在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我以前想都没想过。”当年与会的一位温州民营企业家说。这份文件也让与会的所有企业家感觉到了一丝兴奋,如果草案变成正式文件,那意味着民营企业投资的渠道将大大增加。
果然,2005年2月24日,新华社全文播发《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又称“非公经济36条”)。
但是,现实还是将这些民资挡在了“玻璃门”之外。
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出台,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进入到军工、金融、市政公共事业等领域,让彷徨的温州民间资本看到了希望。
民间资本何以在“玻璃门”前翘首盼望又踟蹰不前?采访中,我市不少民营企业家直言不讳:不敢进,民企没有实力和“巨无霸”一争高下;不愿进,不愿当没有话语权的“小媳妇”;进不去,大部分垄断行业已经把市场瓜分完毕,门槛太高。
“三个不”,成了民间资本投资困局的实际障碍。
2011年10月4日,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向来温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谏言,国家颁布新36条至今已有一年半时间了,其中虽然明确了民间资本可进入金融服务领域,但实际上根本无法进入,遇到许多阻碍,存在着不少的“玻璃门”和“弹簧门”。
正是这一座谈,催生了此后的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金改获批要为温州6000亿民资找到了新出口。
20%的“特权”被打破
如今,随着上述银监会《实施意见》的发布,一个20%的“特权”,终于被捅破。
在新公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细则中,有3个“持股比例”引人关注:民营企业参与城市商业银行风险处置的,持股比例可以适当放宽至20%以上。通过并购重组方式参与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风险处置的,允许单个企业及其关联方阶段性持股比例超过20%。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村镇银行发起设立或增资扩股,村镇银行主发起行的最低持股比例由20%降低为15%。
当年,《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这一“20%”的政策限制就曾引发不小争论。民营企业界相关人士认为,应该放宽村镇银行发起人资格限制,不必20%资本金都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控制之下,民营资本也应有资格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并拥有控制权。
而一位银行监管机构的人士曾表示,坚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村镇银行主发起人,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
这20%的“特权”,让民资备受歧视。
2008年10月7日,温州启动了首批两家村镇银行的试点,试点工作将在永嘉、苍南两地同时展开。消息一经公布,永嘉、苍南、瓯海的数十家民企已经主动与有关部门接洽,寻求入股。
可是接洽下来,就发现,即便企业入股的兴趣再高,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它所占的股份也不能超过10%的上限,这是除银行业金融机构外股东持股的最高比例。“我们民企入股有上限,最高也就10%,但银行入股却是下限,最低不能20%,根本不是同一起跑线上,不公平。”即便这么多年过去了,入股村镇银行的一位永嘉企业家对股权一事至今还耿耿于怀。
“这次,3个‘持股比例’的变化,会提高民间资本的参与积极性,为温州下一步的金融改革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市金融办人士表示。
金融资本版图待扩
作为中国民间金融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温州民企参股组建银行的热情确实令人吃惊。2004年1月,红蜻蜓、新湖集团等8家民企携3亿元资金入股温州银行,这是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第一次大规模引入民资。
紧接着,温州银行又启动了第二次增资扩股,并于2006年5月完成,此次入股企业有15家,注册资本增至10.2亿元。红蜻蜓集团、大自然房开等19家注册地在温州的企业入股。除了一家是浙江东日是上市公司外,其他18家均是民企。
比温州银行改制迟一年启动的温州信用社新一轮改革中,由5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陆续晋级为农村合作银行,其中入股农村合作银行的全部为民资,无一股国有资金。
2008年年初,温州信用社启动第二轮改制,民企入股农村合作银行的意愿表现更为强烈。来自苍南与永嘉两农信社的数据显示,在此次增资扩股中,苍南县农信社的股权中,企业所占比例提高到了32%,而永嘉县农信社的企业股权也逾30%。
2008年以来,我市新建的6家村镇银行,也吸引了不少温州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入股。
此次,借“新36条”细则密集发布的东风,温州人的银行梦又被唤醒。12家温州商会欲抱团打造温商银行,海外温商再提筹建“华侨银行”,温州民营资本欲借“金改”扩大自己的“金融资本版图”。
不过,在一片叫好声中,有个声音也很强烈,“政策喜人,但我们要的不是文件,要的是落实。”一场在外温商回乡创业座谈会上,一位企业家毫不客气地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