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外资行理财巨亏的案例越来越多的曝光,曾经头顶光环的外资行遭遇了信任危机,甚至有理财巨亏客户与银行一怒对公堂。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外资行理财还可以再信任么?记者调查发现,“巨亏门”过后,从产品发行数量以及产品结构上来看,目前,各家外资银行都在进行一些积极的调整:比如,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数量下降;汇率挂钩保证收益型产品开始渐成主打,股票挂钩理财产品数量出现反弹。
客户质疑:理财能力还不如我?
近期外资银行理财产品巨亏频频见诸报端,记者盘点发现,巨亏产品多为购买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的一些结构性以及QDII产品。
杭州严先生2007年下半年买的汇丰银行的QDII产品,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亏损最严重的时候只剩下300多万元,现在也只剩下500万元左右。银行的回音是投资中概股业绩下滑,至于,有没有采取一些规避市场风险的做法,汇丰并没有明确回答。
严先生起初觉得,像汇丰银行这样的国际大品牌,在投资理财方面肯定有更专业的团队,也更有经验。而且,从两只基金产品的宣传资料来看,过往投资收益也比较诱人,其中汇丰中国股票基金前 5年累计回报为329.9%,霸菱香港中国基金更是达到414.2%。
但让他想不通的是,管理这两只理财产品的汇丰的专业团队,理财能力还不如业余时间炒股的自己。“我在大盘跌到3000多点时才一点点进去的,平时操作也不多,最多的时候也就亏损20%左右。虽然到现在还在亏损,但亏损并不大。 ”
为了吸引客户,过分强调以往业绩,却“回避”投资风险,则是QDII对客户未能尽责的表现之一。
建议:别迷信外资银行
总价值约1亿元的银行理财产品5300万元的亏损、打官司花了1200万元、耗时3年……这颇为戏剧性的情节是日本上市公司SOFT-BRAIN集团创始人宋文洲的亲身经历。
2008年,经客户经理热情推荐,宋文洲在渣打银行(微博)购买了四款累计金额高达1亿元的 “境外股票挂钩可转换结构性票据理财产品”。两个月后,因发生金融危机,国际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宋文洲要求赎回,但被银行拒绝。 2009年6月,宋文洲将渣打告上法庭,要求解除双方合同关系并赔偿本金。经过三年拉锯并付出1200多万元费用后,2011年7月,法院终审判决渣打银行违约,宋文洲获赔5300余万元。
但事情到此并未圆满结束,2012年3月,宋文洲发现其渣打银行账户的理财产品中剩下的450万元 (指理财产品结束运作后的余值)无法取出,而渣打给出的回复是 “产品从未约定在A阶段可以赎回,因此无法终止,若对产品合同有异议,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宋文洲近日在网络访谈时,向网友传授的理财“维权心得”是:“千万不可迷信外资银行,也不可轻信客户经理的口头承诺,不要去碰自己不懂的产品,一旦出现问题,要注意搜集证据。 ”
银行:要凭良心卖产品
回过头来看,入市时间不佳是大部分QDII产品的一大硬伤。作为专业理财团队,许多QDII在市场最疯狂的2007年和暴跌开始时的2008年一股脑入市,此后的两年中,银行又几乎终止了新的QDII理财产品的发行,又错过了抄底的好机会。
在面临2008年金融危机这种全球性的系统性风险面前,包括中资银行在内的各家银行发行的QDII或投资于海外市场的结构性产品同样无法摆脱亏损的命运。但明显在“巨亏门”中,外资银行的受关注度更高,这就在于中资银行在产品发行上采取了尽量回避该类产品的策略,而外资银行发行的绝大多数产品均为投资海外市场的产品,因此自然而然受到市场的关注。
很难免,一时之间有关外资银行的质疑之声甚嚣尘上,但外资行高管也有话说,记者日前独家专访了恒生银行(中国)副行长兼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主管杨荣燊,他认为,外资行要凭良心卖产品,客户也要树立一个健康的理财观念。
谈及财富管理中的风险管理以及目前理财市场的发展,杨荣燊认为,与海外市场相比,国内的银行理财在市场的培育、理财服务的范围、理财产品的种类等方面正多元化快速发展。杨荣燊表示,市场开放给予理财客户更多的选择是必然的,但理财心态也需要相应的成熟起来,对于风险要有足够的认识并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而选择适合的理财方式与产品。
外资行调整产品结构
记者也注意到,外资银行在面对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下,不少外资银行在产品类型以及投资结构方面已经开始进行一些积极的调整。
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的数量在2010年和2011年年内均呈现逐季走低的态势,并且2011年该类产品的发行数量与2010年相比小幅减少,但是保本型产品 (包括保证收益型和保本浮动收益型)发行数量的整体上升,使得整个2011年的产品发行总数仍然高于2010年。
从第1季度的数据来看,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的发行数量仅为36款,远远低于2011年同期的62款,更低于2010年同期的79款,这主要是由于往年有发行过该类产品的外资银行,普遍在今年大量减少该类产品的发行,而东亚银行和星展银行更是停发该类产品所致。
另外,从理财产品挂钩对象上也可以看出外资银行的一些调整动作。统计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外资银行发行的挂钩汇率的理财产品增长迅速,在2011年第1季度和2011年第4季度达到两个高峰,这两个季度各发行了123款和231款该类产品。挂钩外汇的理财产品通常具有完善的控制风险措施以及相应的对冲工具,因此银行将其设计成保证收益型产品能够很好地保障客户本金并实现预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