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攀升,中资银行日益成为全球银行业中亮眼的“明星”。与许多在欧债危机和经济疲弱中多方承压、翘首等待各方救助资金的欧美银行不同,不少坐拥雄厚资本、业务快速发展的中资银行在继续拓展国内业务的同时,也对开拓海外兴趣趋浓。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究竟该如何看待中资银行近年来“走出去”的步伐?中资银行在“走出去”过程中需关注哪些事项?人民币国际化,对中资银行“走出去”有何重要意义?中资银行应如何把握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所带来的机遇?又该吸取哪些国际教训?针对上述问题,毕马威中国金融服务业合伙人陈少东与毕马威中国大陆银行业主管合伙人于冰日前在京与本报记者进行了对话。
记者:近日,美联储通过了中国工商银行收购东亚银行在美业务,还批准了农业银行纽约分行和中国银行芝加哥分行的开业申请。虽然之前也有一些银行进行了海外并购的尝试,但是此次是美国市场首次向中国银行敞开大门,这对于中国银行业拓展海外业务有何意义?是否为中国银行业展现了光明前景?
陈少东:上述事件表明,包括美国在内的外国监管机构对中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综合能力的认可度正在不断提升。此外,从国内大型银行自身来讲,在2003年重组上市之后,它们的综合实力、财务经营能力、风险管理能力都在不断加强,现在是“走出去”的绝佳时机。
于冰:美国是世界经济大国,且一向标榜金融监管较为严格和完善,这三家银行能获得美国监管机构的认可,说明它们在各方面还是很有实力的。
记者:目前以中国银行为代表的国字号银行开始在海外布局设点,您如何看待近年来中国银行“走出去”的发展态势和前景?
陈少东:最近几年,中国银行业海外扩充步伐比较稳健。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欧洲银行都有意愿出售自己的业务,价格也相对便宜,但中国银行并未因此而涌出大量的并购例子,我认为中国银行在“走出去”问题上,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战略。
记者:由于欧美银行业在上一轮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加之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不断加深,目前不少西方银行都处在困难阶段,对资金的需求十分饥渴。反之,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银行业也相继成为全球银行业中资本雄厚的大银行。您认为当前来看,欧债危机对于中资银行“走出去”是机大于危,还是危大于机?在“走出去”过程中,需关注哪些事项?
陈少东:我认为是危机并存。虽然当前不少银行的确价格很便宜,但这背后是有原因的。例如自身债务问题、当地经济存在较大困难、失业率高企等,这些多少意味着你虽然以便宜价格收购了这家银行,但需要解决的麻烦和问题肯定也很多。
中资银行在“走出去”过程中,首先应当考虑的是这是否能够满足自身的总体发展战略,“量体裁衣”最重要。一般来说,“走出去”的途径有两种,自己开分行或者并购当地银行。这两种方式没有绝对的对错。各家银行应当根据是否与自己经营特点、风险管理能力相匹配等条件来抉择。具体来看,应关注下列事项。首先是要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一般来说,金融机构受到当地法律法规的约束较多。其次是培训网络人才,海外分支机构运行好坏往往与人员匹配、专家团队密切相关。再次是构建优良的IT系统。随着现代金融的快速发展,电子系统在金融服务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较好的IT系统不仅是为客户提供衍生品等金融服务方面的必须,也是加强海外分行与总行之间交流往来的重要条件。
记者: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中资银行“走出去”有何重要性和意义?中资银行应当如何把握国际化过程所带来的机遇?
陈少东:人民币国际化不断前进对中资银行海内外业务都会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将表现在产品业务创新、风险管理创新等,但与此同时也会加大相关风险。银行把握人民币国际化机遇,一方面要加强产品业务创新,另一方面应加强海外分支机构的建设和管理,为人民币海外业务提供机构支持。这包括权衡组建分支机构和兼并收购的利弊、选取合适的国家和地区开设机构、明确海外行市场定位,提高专业化程度、提高海外行风险管理能力、加强队伍建设,增强跨文化管理和外派员工的管理等。我国银行境外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记者:在中资银行“走出去”的道路上,有哪些教训值得我们警醒?
陈少东:日本银行业国际化的过程中曾留下片面追求规模扩大忽视风险管理的教训,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低效率并购,过度扩张;漠视客户需求,忽视金融创新;利率市场化后,资金成本优势消失;疏于内部控制,违规事件频发等。这对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启示包括以下几点:银企互利合作,紧跟“走出去”企业需求;加强海外分支机构的风险管理;中小银行要理智分析国际化经营的利弊;加强产品和技术创新,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提高内控水平,避免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