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在中国诞生了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那就是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从建立框架到逐步完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走过了艰难而辉煌的20年,在实践中闯出了一条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道路和新认识。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二十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92年的不到2.7万亿元,跃升到2011年的超过47万亿元,年均增长10.5%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991年才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中国,用了不到10年时间,就基本实现了总体小康,正向全面小康迈进;从1992年到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7元增长到近两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784元提高到5919元。从1992年开始到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推动力。这20年间,哪些探索和实践至关重要?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知名财经专栏作家叶檀做评论。
叶檀:从经济方面来说,几个市场手段的配置是让人印象深刻的,第一是劳动力的解放,允许农民工进城打工,允许劳动力流动,每年我们看到的春运其实就是劳动力大流动的一个缩影。第二是土地资源的流动,以前土地资源完全是凝固的、不能动的,后来有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又有了城市土地拍卖制度。还有一个就金融资源的改革,以前银行就是政府的大出纳,左手进、右手出,后来银行注资上市变成了市场化的组成部分,它也需要核算,所以银行摆脱了出纳的身份而成为真正的金融机构。当然银行现在还需要进一步的摆脱行政手段的约束成为真正的市场化的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