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GDP、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下滑,信贷萎缩,尽管各方面已有主动下调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但普遍存在对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心。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近来,GDP、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下滑,信贷萎缩,尽管各方面已有主动下调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但普遍存在对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心。中国经济是否会硬着陆或从此开始进入低速增长的转型期?从近30年的经验看,银行业的业绩会随经济增速的波动而变化。今年一季度银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速已明显降低,局部领域的不良资产及不良率有所抬头。这是否也预示着银行业正在进入风险积累与增长减缓的艰难期?
经济的短期调整与中长期转型推进
对以上两个关联问题的理解,关键是对经济的短期波动与中长期转型进行区分,并对二者的承接进行分析。
从当前对“三驾马车”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因素看,欧美经济危机是导致外需疲软的根本因素,政府投资退出是资本形成增速下降的关键,内需刺激政策到期及抗通胀调控对消费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从目前货币、财政政策的潜力看,对投资和消费两大需求进行推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是完全有能力的。同时,世界经济的再均衡还没有实质性启动,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对优势仍非常明显,随着欧美经济复苏,外贸完全可以重振。所以,当前的经济增速下降是一个短期、可控的过程,并不一定会自然地进入增长中枢下移的转折期。
从中长期看,经济是否会进入转型期,这很大程度上是政府主动选择的结果。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从“八五”时期就开始提出,到“十二五”仍是五年规划的主题。可见,转型确实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突破发展的路径依赖需要付出很大的改革成本。经济发展环境的压力和政府的决心对转型至关重要。
从外部环境看,巨量外汇储备的风险、巨额顺差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影响、人民币汇率问题、世界经济再平衡过程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及资源民族主义等,使中国外向型经济持续发展的难度和风险不断增大。
从内部环境看,我国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7倍、美国的4.3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9倍。同时,有机污染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以中国经济世界第二的体量,高消耗、高排放的重化工业化发展模式给资源与环境施加了过重的负担,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难以协调。此外,人口红利窗口可能在2015年前关闭、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等现实问题摆在面前,依靠要素投入和环境透支的粗放外延式发展方式的确不应该再延续。
所以,在当前后危机时代开启之际,主动将自身的转型与世界经济的全面调整相结合应当是科学的选择。在“十二五”进入实质性推进之年,我个人认为,政府应该有足够的决心将当前的短期波动有计划、有控制地推向中长期经济转型,“十二五”期间GDP增速控制在7%的目标势必会认真落实,经济相对低速会成为常态。但这种主动“稳中求进”的转型风险可控,出现系统性经济失速硬着陆的可能性不大。
经济转型对中国银行业带来调整压力
经济转型中,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等都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已经适应当前经济生态的各行业领域都将面临转型挑战。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必将首当其冲,尤其是对于服务实体经济转型提升而自身发展还远未成熟的银行业而言,这种转型的压力的确很大。
中国经济转型至少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从粗放外延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转变;科技创新机制完善与产业升级,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改善民生,从GDP崇拜向关注民生福祉、和谐发展转变。每一层次的转型都对银行业的运营环境产生显著的影响,对经营产生明显的压力。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现代经济是以资本为基础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配置效率也受到资本配置效率的根本性影响。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有时甚至超过商品属性。建立完善、高效的金融市场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利率市场化是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基本要求,这对以利差收入为主的商业银行影响巨大。尤其对银行风险定价、风险管理和成本管理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规模不再和利润简单对应,当前商业银行“放贷——融资——再放贷”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将面临较高风险,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的转变也迫在眉睫。美、日、韩等国的利率市场化使银行利润减少20%~40%。
资本市场效率是金融市场效率提升的关键,对集约化转型、创新机制建设乃至产业升级都具有深远意义。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颇多,市场结构、规模、机制等方面都亟待改革。但不管哪方面改革,对银行业的几点压力是确定的。一是金融脱媒加速,银行传统业务被迫向成本高、风险大的中小企业及小微商户转移;二是流动性压力增大。2011年底M2/GDP达到180%,看似中国金融深化程度非常高,其实是过多依赖银行贷款及外汇占款等外延性货币生成机制和货币调控方式下的不均衡深化,系统性风险高。资本市场的深化必然为这种局面的调整创造有利条件,货币增长必将放缓,银行的流动性压力也必然增大。三是资本管理压力增大。资本市场完善一方面提高了资本的逐利性,同时减弱了银行业的垄断特征。在国际资本监管日趋严格的背景下,如果银行业资本管理能力弱,资本回报低于工业企业,尤其是风险调整资本收益和其他金融同业比没有优势,就会在资本市场上失去竞争力,持续发展能力必将受到制约。
产业升级很大程度上就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更替过程,尤其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将面临生存压力。今年一季度温州、宁波等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已明显下挫。银行传统客户的风险增大,而新兴产业的风险也不小,如风电设备、多晶硅等,真正具有发展潜力的知识创新型产业短期内很难成为银行客户,所以,转型期银行资产质量面临大的考验。
尽管淡化GDP情结需要一个过程,但应该是趋势。我国当前每单位政府投资可以带动两个单位的民间投资,政府主导的“信贷——投资——经济增长”正反馈扩张机制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也是银行业资产快速扩张的内在机理,这使得银行业总资产从2009年初的62万亿元猛增至当前的120万亿元左右。在经济转型及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重压下,这种扩张机制将逐步弱化,银行规模扩张的速度将明显下降。同时,我国银行业零售业务能力普遍较弱,国强向民富、投资向内需的转型会使银行的零售转型面临激烈竞争。
可见,银行面对的转型绝不是局部的修正,而是发展战略、运作方式、盈利模式、效率和成本结构等方面的全面转变,难度很大。以公司及零售贷款为例,这部分贷款占中国银行业全部资金运用的85%左右,与同期GDP的比值达123%,而美国基本维持在10%左右。由此观之,经济转型的确使银行业整体进入承压期,传统业务可能面临萎缩,银行业整体将进入低速增长阶段。
银行业的转型机遇与差异化重生
经济转型可能也蕴育着银行业突破同质化竞争的机遇,只要各家银行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在前瞻性地制定科学的战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基础上,经济转型期仍有很多潜在的市场机会可供挖掘,以差异化竞争谋求发展仍大有可为。
首先,金融市场的深化为银行业开辟了新的业务领域,为实现从资金中介向金融服务中介的转型提供了条件。随着“十二五”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建设,债券、衍生品、OTC、私募等市场将在宽度和深度上不断扩展,同时,工业企业的大型化及梯度转移过程下的兼并重组等需求增加,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将更为强烈,内容更为复杂。这为中国银行业充分发挥在金融市场的长期主导优势,进行内外资源的整合,为客户提供结构性融资、资产管理、投资银行、财务顾问等新型全方位服务提供了机遇。这是国际领先银行转型的主流方向。
其次,小微金融可以成为银行业发掘的一片蓝海。小微企业数量巨大,随着“创新型”社会建设,财税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中国小微企业的信贷覆盖率不足5%。随着“六项机制”、小微金融债、小微政府支持基金等支持政策的推进,温州等地方金融改革试点,小微金融生态逐步改善,银行业介入小微金融的途径、服务内容、方式等都会多样化,通过理念、产品、科技等方面的创新,风险、收益、成本等会逐步趋于协调,可以成为银行应对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挑战的有效选择。
第三,零售银行业务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建立以内需驱动的内源经济增长机制是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也是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完善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调整收入分配等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这对缓解消费抑制、增加居民财富等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根据罗斯托对工业化过程的阐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随着转型的深入,将率先向后工业时代,甚至大消费时代转变。所以,个人信贷及财富管理等金融需求将迅速增长。
第四,基于信息技术的产品、服务及渠道的整合与创新是银行业争夺新制高点的有效途径。美国金融业信息技术投资占到信息技术总投资的20%,且投资增速是整体增速的4倍左右,足见信息技术对现代金融业的重要性。这不仅是银行提升管理、整合渠道的基本保障,更是进行产品、服务创新的重要媒介。移动3G时代,消费者对金融服务的便捷性、个性化提出了很高要求。电子商务的资金流、信息流与物流“三流合一”使银行面临“技术性脱媒”风险,但信息技术领先,创新能力较强的银行将以更低成本实现更高效率和收益,在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的同时,可以获得不受地域限制的潜力市场。
诚然,中国经济转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同时,由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区域差异性明显,经济转型对银行业的冲击会得到缓释。但是也要看到,银行业的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短期突破,在同质化竞争压力下,各家银行都已积极启动战略转型。比如工行的国际化,招行的业务“网络化、资本市场化”,浦发银行建立的“空中银行”等。随着经济及银行业转型的推进,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银行业将从当前的集体繁荣向优胜劣汰转变,经营模式和经营效益将出现越来越明显的分化,在银行业整体增长趋缓的同时,有竞争力的银行可能脱颖而出。
民生银行早在2009年就确定将“民营企业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零售高端客户的银行”作为“二次腾飞”战略转型的基本定位。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小微金融服务已经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服务客户超过60万户;民企“金融管家”一站式“融资+融智”服务模式初步得到客户认可,民企客户占对公客户比重超过70%;私人银行业务通过整合公司与零售业务及交叉销售等措施,也正在快速起步。相信经过持续的管理提升、战略深化及科技投入,民生银行的客户结构、业务结构及收入结构将逐步优化,必定能够在经济转型的大潮中实现“特色银行”与“效益银行”的战略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