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财经网7月15日消息 上周五,证监会公布了2013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平安证券、民生证券和南京证券均遭降级,其中平安证券由去年的A级连降6级至C级,是正常经营状态的最低等级,这三家券商今年均因保荐的IPO项目出现财务造假而被证监会立案稽查。
“在以信用为基础的金融市场,降级对于任何机构都是致命的。”一位机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不过,在遭遇市场冷遇之前,上述三家机构先要面对与分类评价相关的一系列行政监管政策。
分类评价中被降级的证券公司,首先是需要向投资者保护基金缴纳更多的费用。其次,这些证券公司在开展新业务时也将受到更多限制。最后,证监会对证券公司以净资本为基础进行风险考核,分类评价降级后,证券公司各项业务扣减净资本的比例也相应提升,这意味着相关公司如果不想业务规模受到限制,就必须进行股权融资扩张净资本规模。
IPO诚信监管显威
平安证券等三家券商遭遇降级,是在为IPO保荐业务中的失信行为买单。
屡屡爆出的IPO造假丑闻,不仅直接损害投资者利益,也严重威胁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证监会从去年以来就对IPO造假的相关责任人,包括发行人和中介机构,采取了更严厉的监管措施。
今年5月,针对平安证券在万福生科(300268.SZ)涉嫌欺诈发行一案中未能勤勉尽责和出具的相关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证监会对该公司采取了暂停保荐业务三个月以及罚没承销收入的处罚。同时平安证券还用自有资金设立基金,先行补偿投资者的损失,这是保荐制度实施以来,证监会开出的最严厉罚单。
5月底,民生证券和南京证券分别因为新大地和天能科技两家企业涉嫌欺诈上市和财务造假,而被证监会采取监管措施。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5月底的新闻通气会上说,根据《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保荐机构被处以警告处罚,将对其增加新的业务种类、设立或收购证券经营机构、发行股票或债券等产生重要负面影响;也将对其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结果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导致其缴纳更多的投资者保护基金。
“保荐机构将会为其违法违规行为付出沉重代价。”证监会发言人说。
不过,同样在IPO保荐业务中未能勤勉尽责,国信证券和光大证券的分类评价暂无变动,这两家公司依然保持了AA级的评价。业内人士称,国信和光大目前都处在立案稽查的状态中,证监会已经不受理两家证券公司的新项目申报,但在稽查结束和处罚结果出台之前,不会对其分类评价产生影响。
负面效应现连锁反应
分类评价制度是对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在2004年到2006年的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期间,证监会根据证券公司的风险等级,划分了风险类、规范类和创新类等三大类别,分别对应不同的监管尺度。
这一评价体系共分为5大类11个等级,目前AAA类券商空缺,同样也没有任何一家券商属于D类和E类这两种存在风险的类别。因此,平安证券去年的A类评级是属于比较高的分类结果,而目前的C类则是连降6级,落到了正常经营证券公司的最后一档。
按照今年调整后的中国投资者保护基金缴纳比例,最低的AAA类证券公司每年需要缴纳总收入的0.5%,A类的比例是1%,而C类是3%。这意味着平安证券的缴纳比例将上升2个百分点。以证券业协会公布的平安证券去年营业收入24亿元计算,也就是要多缴纳4800万元。
在新业务方面,由于大多数创新业务需要B类以上的评级,平安证券要开展新业务也必须等待明年的重新评级。
比如,根据今年征求意见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管理办法》,证券公司要开展公募基金业务,必须满足“最近12个月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持续符合规定标准,净资本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最近1年中国证监会分类评价级别在B类以上,具有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等业务资格”等条件。
去年以来,证监会公布了多项新政给证券公司“加杠杆”,其中降低风险业务净资本扣减比例是一项重要措施。但是相关证券公司被降级之后,其扣减的“系数”也会相应上升,从而限制其开展风险业务的规模。虽然相关证券公司可以对外融资提高净资本和杠杆比率,但融资同样与分类评价息息相关。
“证券公司一旦发生重大风险事件,重建信誉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对本报记者称,“证监会此举是为了促进证券公司重视合规管理,否则任何创新都无从谈起,这也是今年以来机构监管的核心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