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工商银行“融e购”上线,第一大行加入电商行列。自此,拥有电商平台的银行已有10家。提起电商,在消费者的概念中多是如京东、淘宝的传统平台,对银行电商的了解和使用较少。其实银行电商与传统电商在模式上有一定差别,更多基于银行自身的优势来打造。但受使用者数量的局限,尚未有明显竞争力。
购物可申请信贷
银行系电商的10个成员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大国有银行。此外,还有招商、浦发、民生、兴业和平安。最早上线的建行“善融商务”,其上线时间也不过是2012年底,与传统电商平台相比非常年轻。传统电商与银行电商的内容也有不少差别,传统电商的产品售卖只是银行电商的一个部分,后者在售卖过程中更多结合银行的金融优势。
与之类似,在建行“善融商务”平台,用户可以申请个人小额贷款用于购买平台商品,贷款申请及发放的整个流程全部线上完成,贷款有效期不超过1年。其还提供担保支付,担保支付类似于支付宝,用户付款后先将用户的资金冻结,待确认收货完成,资金才会划转到卖家账户。
信用卡商城免息分期
与个人信贷相似,多家银行的电商平台中都包括信用卡商城这样的子平台,信用卡用户在商城中购买商品可以免息分期。比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的信用卡商城均长期推出多种免息分期付款产品,最多可分12期。比如,在招商银行购买一台iPhone 5s 16G,通过信用卡分12期购买,官网显示每期需付款440.67元,总价为5288元,与苹果官网等价。在商城中可以免息分期的产品覆盖数码产品、家电、奢侈品等多个领域。
上述的信贷购物申请成功后,用户需要根据银行规定支付一定信贷利息,如商户不予贴息,用户实际支付的金额会高于商品原价。因此,对于同样的产品,在信用卡商城使用免息分期更划算。
吸引用户成最大挑战
然而,现在无论哪家银行的信贷或分期服务,都只针对本行持卡用户,用户无法享受到非持卡银行电商平台的优惠,没有办理信用卡的消费者也无法享受信用卡商城的服务。
在浏览各银行电商网站后,或许每个消费者都会有同样的感受——冷清。除了几件在促销中的热门产品,平台上的其他商品几乎无人问津。有数据统计,最早的建行善融商务自上线至今交易额在300亿元左右,而2013年“双十一”期间,淘宝的交易额就超过30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现在银行电商主要给自己的企业客户提供经营平台,另一边的购买者是自己的个人客户。银行电商能让客户多一个网上的渠道,在支付结算上与传统银行业务对接,但是银行电商的用户局限于银行客户规模,难有拓展空间,如何拓展用户成为平台发展最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