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镢头”的精神和有质感的艺术,评高廷智“地面上的兵马俑——拴马桩及炕头石狮”绘画系列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高廷智,祖籍陕北绥德,生于1945年。1967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会员,西安市文史馆研究员,中国连环画研究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参加国内外展览十余项,并多次获奖;先后有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各界人士收藏其作品;张爱萍、杨尚昆、郭伯雄、于若木、邵华、李铁映、李建国、任法融等人收藏其画作多幅;1984年以著名作家路遥著作《人生》为蓝本创作连套连环画;2007——2008年创作44米长卷《地面上的兵马俑——拴马桩》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历年来,先后在台湾、香港、深圳、新疆等地举办画展。
高廷智是个性情中人,精瘦的身子里,储存着许多富有传染性的快乐和幽默,走到哪儿,一种亲和而轻松的氛围便跟着到了哪儿。
在一个浮躁的时代,不扎势、不摆谱,很容易让人误解。在许多人眼里,架子不大意味着“体重”不够。艺术家的“体重”,也就是艺术家的分量,以什么来衡量呢?最重要的是艺术家本人和作品中含纳的生命质感,然后依次是社会、人生质感,情绪、思考质感,还有艺术质感。在艺术质感中,最重要的又是对表现对象的审美把握能力和综合表现能力。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但技巧并不是最重要的。与艺术家外在的“势”与“谱”,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以高廷智画册所收的两大系列举例(即44米长的《拴马桩》和28米长的《炕头石狮》,我把它们统称为“地面上的兵马俑”),可以看出,其绘画艺术的质感建立在生命体悟基础上。生长于陕北高原的画家,自小在炕头石狮一类家乡民俗的氛围中长大,炕头石狮是他孩提时一起耍尿泥的玩伴,是他青梅竹马的童友。在对艺术家最为重要的童年记忆中,这些狮子不是石头,而是可亲可爱的生命,承载着中国农耕文化的生命期冀、图腾禁忌、祈福辟邪,以及亲情友谊、乡村幽默感种种无意识记忆和超意识感悟。
成年之后,高廷智去美院学习绘画并长期从事群众美术工作,用十年的光阴深入黄土地深处,对拴马桩做了长期的田野调查和实地研究,这才进入全景式的艺术创造。“拴马桩”在“炕头石狮”生命记忆的基础上,更多地凝聚了古典中国的社会内容和人生内容。当它由实用(用于拴马)转化为艺术(用于建筑装饰)之后,财富、门位、人生成就等社会因素融汇到劳作、生存的日常生活状态中,建功立业的传统价值与原生民俗文化内容相与融汇。
待到廷智在宣纸上执笔为画时,他早已将自己从“拴马桩”和“炕头石狮”中获取的大半生生命感悟,以及凝聚在其中的社会、人生信息和声明、文化启示,纳入了自己的艺术资源和创作准备之中。这不是我们素常理解的笔墨技巧上的厚积薄发,而是艺术家以自己的生命为成本的那种艺术投资。这也就是朋友们对他广为赞誉的那种土里刨食的“老镢头”精神。它可能有血本无归的风险,但在画家执着的努力中,却成就了这两幅长卷,并奠定了他的艺术质感。
一位画家的生命质感和社会质感,若能在同样具有质感的艺术平台上得到展示,那是创作的大幸。
这些长卷,以几百个单体石雕组成绵延的整体造像,不刻意添加背景,不搞过度的结构。画面在空灵旷远背景色中似断若续连绵,在随心而有意的错落中变化,有如点缀在黄土地上散漫而惬意的村落和人群。规模造就了气势,美在有意味的关系结构成中呈示,在群体绵延造成的流脉中显现。从人与兽斑驳的石质形象中,你能读到岁月沉积出来的无比厚重的沧桑感。
在廷智笔下石狮和动物都是人,但大都充溢着快乐纯真的稚气和童趣。他以适度的夸张,将这种稚童之趣强调到了极致。我想,这既是画家童年记忆、生命憧憬的再现,又传达出中国老百姓在艰难生存中闪耀出来的生活谐趣和生命乐观主义。
廷智的长卷均用色吝惜,唯黑和青、黄三种,画面却能显示出丰富生动,原因恐怕在这种乐观的生命精神吧。这三色也恰好是黄土地背景(黄)、材质(青)和中国画特质水墨的基本色调。简明而偏冷的色调,不但足以刻划各类石雕材质真切的形象,在文化和美学上,更有着寓像的色彩暗示。
就这样,精瘦精瘦的廷智,用大半生的负重远行,完成了美术创作的一件大事——成功地将常常被经院美术史和雕塑史忽视甚至遗漏的关中拴马桩和陕北炕头石狮,搬进了中国美术和中国画神圣的殿堂。他累的值,瘦的也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