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一款4500万元的艺术品信托3天售罄;今年4月,这款信托获得了高达14.85%的年收益率。江苏商报独家揭秘其不为人知的运作流程。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2011年4月,一款名为“中融-邦文传家宝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的艺术品信托开始在渤海银行南京分行销售。这款事先未经任何对外宣传的信托产品,3天之内,迅速募集到人民币4500万元。
一年以后,这款艺术品信托经过整年封闭运作最终到期,并获得14.85%的收益率:不仅保证了10%的固定收益,还获得了4.85%的浮动收益。这个收益率在今年信托普遍不超过8%的收益率背景之下,显得“独占鳖头”。
和所有获得高收益的艺术品投资一样,它们都是赶上了“好时代”的结果。据说最早的艺术品基金诞生于法国巴黎。在1904年,一个法国金融家找到12个投资人,合伙购买了包括毕加索,塞尚等人在内的早期画作,10年后,也就是1914年,这些作品在法国艺术品市场上价格连接飙升,“好时代”来临。经过拍卖,最终这批画作的价格涨了5倍到10倍。
去年艺术品市场火热,“好时代”到来,恰好这款艺术品信托的发行“踩准了时机”,高收益的主要原因正由于此。
到了当年11月,秋拍开始,这批艺术品将要通过这次拍卖流向市场获得最终信托收益。
拍卖结果非常成功,画作全部拍卖出去,且获得了较高的“利润”,这部分利润就是最后信托收益率里的“浮动收益”部分。
最终,获得的14.85%的收益率在今年4月底之前,全部返还到投资者账户。
“其实当时都没想到能有浮动收益”,还有一个投资者看到银行反馈的收益明细时说,“我没看错吧”。与眼下收益率8%就算很高的信托相比,14.85%的确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去年艺术品市场的确很好,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到了下半年,市场有下滑势头出现了”,银行工作人员说。事实的确如此。根据去年一份市场监测中心相关资料统计,上半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内地、港澳台及海外地区)中219家拍卖公司实现总成交额同比2010年春拍上涨112.71%,环比2010年秋拍上涨15.13%。不仅价格普涨,而且高价拍品数量创历年之最。尤其是中国书画占据了艺术品市场总额的60%。
而市场行情在去年秋天发生了转变,有数据显示,秋拍成绩比春拍下降20%。“整体市场处于调整状态”。
但“中融-邦文传家宝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里所投资的这批艺术品,在去年火爆的春拍之前就已被“收入囊中”,加上徐悲鸿,张大千一直是市场热点,尤其是徐悲鸿去年秋拍曾以超过2亿的价格,创下历史纪录。即使市场有所下滑,也并未受到损失。“如果晚一点介入,比如在春拍后介入,价格就已经被拉高,到秋拍时,风险会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