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网 1月21日,有消息称,中行行长李礼辉因退休原因离任,新接任者为原中行副行长陈四清。
中行内部人士对21世纪网表示,“上周中组部已来人宣布任命。现在形势很明朗,就差手续了。”
1月22日上午,中行就此回应21世纪网称,陈四清已担任中行党委副书记,有关任职正在履行法律法规和公司治理程序,并将按规定及时对外披露。
李礼辉供职中行10年
李礼辉
进入2014年, 1952 年出生的李礼辉已超退休年龄。
翻阅他的履历,在离任中行前,李礼辉经历了“银行—政界—银行”的发展之路。10年前,李礼辉从海南省副省长调任中行担任副董事长、行长。
李礼辉1977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1999 年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2002 年9 月至2004 年8 月任海南省副省长。在这之前,李礼辉曾于1989 年1 月至1994 年7 月任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长、驻新加坡首席代表、国际业务部总经理等职务;于1994 年7 月至2002 年9 月任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2009 年6 月起兼任中银香港(控股)副董事长。
2004—2014年,中行的近十年。
这十年,正是银行业风云突变的10年,在李礼辉进入中行前,2003年国家决定启动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运用国家外汇储备注资大型商业银行。自2003年12月起,国家运用外汇储备先后向中行、建行、工行和农行注资近800亿元,其中,对中行注资225亿美元。
在2004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提到“要以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革为试点,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2004年,国有银行股改开始,2004 年 8 月 26 日,中行整体改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完整承继中国银行的资产和负债,随后,中行先后引进了 RBS China、亚洲金融、瑞士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及社保基金等投资者。
彼时,自2004 年8 月起李礼辉任中行副董事长、行长。
这十年间,公司治理机制发生重大变化。2003年—2008年,国有银行通过资本重组、不良资产重组的方式,清理资产负债表,完成了转型为国有控股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改革过程。
从2005年起,几大商业银行相继启动IPO,先后全部完成A+H股上市两地上市。中行于2006年先后完成香港和内地的上市工作。
近几年,不难发现,随之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跨境金融服务成为中行的重要优势所在,中行发力推进海外业务方面。
2004 年,按中国会计准则计算,按中国银行集团合并报表口径计算,中行总资产为42704.43亿元、存款余额33424.77亿元、贷款余额21464.62亿元。
到2013年9月末,中行资产总额136,247.93亿元,客户存款总额100,455.34亿元,客户贷款总额75,353.74亿元。
10年间,中行的资产增加了93543.5亿元。客户存款增加了67030.57亿元。
中行的国际化战略一直在推进,提升国际化优势是其避免银行同质化竞争的重要举措。
李礼辉在2013年初曾谈到,中行会进一步强化三个方面的竞争优势,来避免同质化竞争带来的问题:首先是国际化的优势,希望未来3-5年海外业务所创造的利润达到30%左右;第二,要提升全球服务业务,以全球公司金融一体化业务为重点推进。要发挥中行的多元化业务发展优势,进一步强化综合化经营多元化业务平台优势。第三,希望很好地执行已经确定的智能银行的建设规划。
数据显示,截至 2005 年 12 月 31 日,中行的国际网络包括超过 600 家境外机构,遍及全球 27 个国家和地区,与超过 1,400 家国外银行有业务往来。
到2013年第三季度,中行拥有海外机构625家,覆盖香港、澳门、台湾及37个国家,设立中国业务柜台10家,全球服务网络进一步延伸。
李礼辉在2013-2014中国经济年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时称,“随着中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以及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民币在全球市场的使用范围会越来越广,将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快速增长。作为主要服务银行,中国银行将继续提供一体化、高质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行内部人士向21世纪网透露,上周中组部已来人宣布任命,现在就差相关手续。这意味着,李礼辉即将告别供职10年的中行。
接任者陈四清
陈四清
在结束了李礼辉执掌中行的十年后,将迎来了陈四清的接任。
据中行内部工作人员介绍,现在一切很明朗,只待完成相应程序。
中行的官网已经更新了领导班子信息,陈四清自2014年1月17日起任中行党委副书记。
陈四清于1990年即加入中行,在中行工作有二十多年。资料显示,陈四清1982 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1999 年获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在中行工作期间,陈四清在湖南省分行工作多年并外派中南银行香港分行任助理总经理,2000 年6 月至2008 年5 月,先后担任福建省分行行长助理、副行长、总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广东省分行行长。自2008 年6 月起任中行副行长。2011 年12 月起兼任中银香港(控股)非执行董事、中银航空租赁私人有限公司董事长。
此外,中行的其它副行长也是中行“元老”。包括自2000 年11 月加入中行并自此担任中行副行长的李早航;自1989 年加入中行、2006 年8 月起任中行副行长、主管财务会计工作的王永利;自1988 年加入中行、2010 年8 月起任职副行长的祝树民;自1980 年加入中行、2010 年8 月起任职的副行长岳毅。
而相比空降外部人员进入中行,内部提拔的行长对银行显然更为熟悉。据中行工作人员介绍,陈四清之前分管公司金融业务。
据可查询的资料,通过陈四清最近的一些公开言论,陈四清在人民币国际化、跨境金融方面发表的观点居多。
中国银行副行长陈四清在2013年发表商业银行的转型观点时称,“在内外环境新变化的驱动下,商业银行承担的任务、发展方式以及商业模式都将发生质的改变,挑战银行的客户服务、定价、风险管理及IT支持四大能力,各家银行应根据自身情况的不同,选择转型的方式及路径。商业银行转型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转型是一个持续的、变动的过程。从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一直到现在9年的时间,商业银行一直在进行着转型。未来几年商业银行又面临着新的转型。”
根据其思考,各家商业银行自身情况和所处的市场情况都不同,转型的方式、转型的路径也会有所不同,大的方面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点:走与自身特色结合的转型之路、向“风险、资本、收益”统一的内涵型增长转变、加快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优化调整、商业银行转型发展中应重视科技引领。
据中行2014年1月8日发表的陈四清文章显示,他表示,人民币国际化的新阶段,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也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陈四清认为,要加快推进银行国际化经营。美、欧、日等国银行业跨国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银行业的跨国发展进程与各自货币的国际化过程是相吻合的。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将有助于该国金融业获得更多业务增长空间,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也有助于该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在目前以美元和欧元主导的国际金融市场中,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经营发展水平还较低。未来中国银行业贸易金融业务的拓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必然要求中资银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推进。
从目前中行对国际化业务的推进情况看,中行今年在这方面的举措仍然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