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大中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可口可乐装瓶投资集团中国公司用最新出厂产品,更换山西厂2月4-8日期间生产的产品,并且一再坚称产品无害健康。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4月28日晚,山西省质监局网站发布通知,认定此前媒体披露的“可口可乐山西公司含氯软化水混入部分批次饮料产品”的问题情况属实。
据了解,在质监局对可口可乐(山西)公司作出行政处罚的同时,山西可口可乐公司承认有7.6万箱产品流入了市场。
虽然事情已被查实,但可口可乐表现的态度却差强人意,一边致歉,一边仍坚称其产品安全,拒不召回。
“我们产品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多次检测和专家组论证都表明我们相关批次产品是安全的,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5月2日,山西可口可乐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场误会?
早在4月17日,山西省质监局于当晚22:00和次日凌晨4:45,由山西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通报了9批次存疑产品检验结果,由专家组通报了根据检验结果得出的论证意见。此后,省调查组通过现场检查、抽检样品、查阅记录、询问员工等方式,认定媒体报道情况属实。
4月30日,可口可乐(中国)通过微博发声明致歉并称媒体有误读,但其对于已流入市场的可乐饮料没提及是否要采取召回或退货措施。对于“含氯门”事件,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在官方微博上发出声明,对此前未经严谨调查发出的声明,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操作失误,向消费者表示歉意。山西装瓶厂已采取了整改措施,以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同时,可口可乐中国公司还指出被“媒体误读”,称可口可乐山西装瓶厂使用的包装清洗用水(生产辅助用水),绝不是消毒用水,其水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欧美各国的生活饮用水标准,可以放心饮用。
“我想澄清的是,山西省质监局认定报道情况属实并不是承认产品自身有问题。”可口可乐(山西)公司相关负责人强调称,在2月3日在实施节水项目相关管道改造时,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含微量余氯的生产辅助用水进入到饮料生产用水中,但辅助用水虽然没有生产用水标准高,但生产辅助用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所以并非有些媒体报道的含毒。”
可口可乐(山西)方面给《证券日报》提供的材料显示,此次山西质检调查组主要意见及整改方案显示,公司灌装间与外包装门开有3个门,与品控室开有1个门,品控区与一般作业区未有效隔离;五台检验设备超出检定有效期,电子天平摆放位置不合理等;微生物检验方法采用膜过滤法等等。
“山西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通报我们整改的只是以上那些,我们产品自身并没有问题。”该负责人对记者强调。
据悉,从2月4日到2月8日期间,可口可乐(山西)饮料公司生产的产品共9个批次,总数121058箱,目前确认有76391箱流入市场,现在还有44667箱在公司仓库里没有发货,被省质监部门封存。
当记者质疑早在2月4日公司就已经知道此事,为何没有及时处理时,可口可乐(山西)表示:“当时此次事故我们内部做了调查,经过调查虽然是操作上存在一定失误,可口可乐山西装瓶厂使用的包装清洗用水(生产辅助用水),绝不是消毒用水,媒体有误读。其水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欧美各国的生活饮用水标准,大家可以放心饮用。”
山西省质监局副局长张岐山也曾对媒体表示,如果最终检验结果确定可口可乐产品含余氯,有关部门将采取召回措施,对库存和召回的产品实行销毁,并对生产者依法处理。如产品质量合格,也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可口可乐中国对记者表示,对此前未经严谨调查发出的沟通,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操作失误,向所有关注此事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山西装瓶厂已经立即采取了整改措施,以杜绝此类事情不再发生。我们再次为对消费者造成的疑虑深表歉意。
召回已有说法
对于召回一事,可口可乐大中华区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针对此事已经开会讨论并有了决定。
她表示:“可口可乐装瓶投资集团中国公司宣布,用最新出厂产品,更换山西厂2月4-8日期间生产的产品。换回的产品及同批次库存将被销毁。该批产品仅在山西销售,消费者可拨打产品包装上的客服电话咨询相关事宜。
同时,相关负责人坚称这一举措只能称之为“换货”,不能称之为“召回”。
尽管如此,公司还是重申,该批产品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可安全饮用。
记者走访了华润万家、顺天府、亿客隆等超市,可口可乐系列产品正常销售中,并未见到山西公司产品。超市人员称,超市进的可口可乐系列饮料大多从北京地区进货,少数来自天津、河北。
《人民日报》针对此事发表评论称,先前坚决否认氯水混入饮料的可口可乐公司,终于承认部分产品含氯。除了简单的致歉,就是保证销往市场的7.6万箱含氯产品对人体无害。这份道歉,让人读不出真诚,只能看到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