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IPO业务“疲软”相对应的是,截止到6月5日,今年以来33家券商共承销83只公司债,实际募集资金597.6亿元,如果按照1%的平均承销费率计算,为券商贡献6亿元的收入。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股票承销家数、股票承销能力、股票承销的排名在行业里相对来说被大家认为是比较具有含金量的东西。”一位业内人士如是告诉记者。不过据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券商 IPO实际募集资金同比减少54.4%,承销与保荐费用同比减少58.4%。相反地,再融资业务(包括增发、配股、可转债、公司债)却开展得风生水起。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券商承销再融资规模达到1517.6亿元,远超同期644亿元的IPO募资规模。
IPO收入剧降
公司债崛起
IPO承销家数与金额,常常成为评判券商投行实力强弱的唯一标准。不过数据却表明,一向被认为含金量高的IPO承销业务今年收入剧降,反而债券承销增长迅猛。
根据数据统计,2012年以来,30家券商承销了96单IPO项目,实际募集资金644.43亿元,承销与保荐费31.44亿元,承销费率4.9%。而去年同期,45家券商承销了144单IPO项目,实际募集资金1414.23亿元,承销与保荐费75.65亿元,承销费率为5.3%。相比去年同期,虽然承销家数增加,但实际募集资金却减少54.4%,承销与保荐费用减少58.4%。
与IPO业务“疲软”相对应的是,截止到6月5日,今年以来33家券商共承销83只公司债,实际募集资金597.6亿元,如果按照1%的平均承销费率计算,为券商贡献6亿元的收入。而在去年同期,仅有13家券商承销27只公司债,实际募集资金477亿元,承销家数同比大增207%。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券商承销公司债家数最多的是中银国际证券,共有8家;其次是广发证券、平安证券和海通证券,承销家数均为6;瑞银证券承销则承销5只紧随其后。与去年同期相比,中银国际可谓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去年同期中银国际的公司债承销颗粒无收,不过在去年全年,中银国际共承销了6只公司债,排名第六。今年以来中银国际承销的8只债券中,实际募集资金最高的是12鹏博债,募集资金共计13.7亿元。
从实际募资资金来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广发证券、海通证券和中银国际,募集资金分别为101.3亿元、85.6亿元、51.2亿元。广发证券的公司债承销家数在去年全年的排名中也位居首位,去年全年广发证券承销14只公司债,实际募资金近153.7亿元。今年以来,广发证券承销的6只公司债中实际募集资金最高的是11武钢债,募集资金共计71.4亿元。
实际上,早在今年一季度,IPO公司数量与募资额就呈双降之势。49单IPO项目实际募资合计为366.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4.3%、61.7%。为券商投行贡献了16.48亿元的承销保荐收入,同比降幅达65.7%;IPO承销费率也略有下降,为4.5%,同比下降10.2%。
以广发证券为例,数据显示广发证券1季度股票承销规模58亿元,行业排名第7,同比减少53%,市场份额5.67%;但债券承销规模130亿元,行业排名第10,同比增加236%,市场份额4.4%。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新股发行超募现象的减少,是投行承销费率的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再融资规模远超IPO
除公司债外,今年以来可转债、增发、配股的规模合计达到920亿元。单是这一数据就已超过同期644亿元的IPO募资规模。
公司债的“崛起”始自2011年3月,证监会推出公司债审批“绿色通道”制度,将债券融资审核与股权融资审核分离,并设立债券审核小组,专门从事债券审核,希望通过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核周期来进一步促进公司债发展。在此之前,公司债的发行非常缓慢,据数据统计显示,自2007年9月24日长江电力发行第一只公司债以来,A股上市公司截至2010年底共发行公司债83只,累计筹资总额1407亿元。而自2011年公司债放行以来,其发展极为迅速。统计表明,2011年全年公司债发行105家,实际募集资金高达1274亿元。
今年以来,规范公司债发行的政策也频出。深交所昨日发布公告称《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版)已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现予以发布。同时,深交所2009年11月2日发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深证上〔2009〕143号)同时废止。规则中规定,“债券须经信用评级机构评级,且债券信用评级达到AA级及以上。”
上证所也于今年2月27日发布通知,对公司债券上市交易分类管理的有关标准进行调整,将公司债上市规则中的一项修改为“债券上市前,发行人最近一期末的净资产不低于5亿元人民币,或最近一期末的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5%”。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今年货币政策存在宽松预期,债市有望放量,公司债的大发展是大势所趋,2012年公司债将迎来扩容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