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日本家电和电子业巨头松下电器从4月至9月净亏损已高达96亿美元。松下预计本财年将不分红,这是该公司自1950年5月以来首个不分红的财年。巨亏当然主要来自于松下的传统业务家电,以松下为代表的日本家电企业几乎完全丧失竞争力。传统业务之外,松下的新业务乏善可陈。手机、太阳能、锂电池等业务也出现巨额亏损。经济之声评论员吴伯凡带来评论。
曾经是日本企业的一面旗帜的松下陷入如此严重的经营危机,而且没有任何迹象和趋势显示松下有能力扭转这样糟糕的局面。同样也是日本企业的标杆的索尼,眼下也同样陷入巨额亏损。
1989年,日经指数瓶曾达到过40000的高点,而现一直在9000点左右徘徊。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最初几年日本经济进入衰退的时候,很多人都相信那只是暂时的波动,日本经济很快就能找到新的增长点,重回高位。就像1929年开始的大衰退开始的时候,人们也认为那只是经济出现了暂时的下滑,根本想不到大萧条将持续10年并波及全世界,而且引发了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经济衰退的时间竟然已经持续了22年,而且谁也不知道衰退什么时候结束。如此长时间的衰退,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与其说是日本经济在持续衰退,不如说日本这个曾经的经济强国已经走向衰落。
日本经济在二战后的一片废墟上,用三四十年的时候快速崛起,索尼,松下,丰田等一大批日本企业成为世界级的企业,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公认的经济奇迹。但事实上,并不存在着所谓奇迹和神话,某种现象被我们视为奇迹,不过是有一系列不可复制的因素和条件在背后起作用,而我们将这些因素和条件忽略了。当奇迹消失之后,我们才渐渐看清了随奇迹一起消失的种种因素和条件。
日本的崛起的三四十年,全球正好处于冷战时期。一度被美国视为头号敌人的日本被美国征服后,转身一变成为美国的盟友,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头号基地,朝鲜战争给本来奄奄一息的日本企业创造了巨大、空前的市场机会,美国的各种先进技术对日本全面开放,更给日本企业提供了持续增长的引擎。越战的爆发和持续,再一次给日本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冷战造就的市场空间趋于消失,美国对已经成为第二经济大国的日本的防范和扼制也日益明显,韩国,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对日本企业也逐渐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导致日本经济增长的后劲乏力,成为日本在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进入衰退的重要原因。
日本衰退的原因当然不止这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日本陷入到成功的悖论。所谓成功的悖论,就时导致一个企业或国家成功的逻辑,如果在适当的时间摒弃它,就会受到这种逻辑的绑架,形成路径依赖,让企业或国家在已经变化的环境里丧失变革的勇气和动力,沿着旧有的路径往下走,与新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格局日益脱节,直到完全丧失竞争力。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成长进入爆发期,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新技术和新产业的革命。韩国的三星[微博],中国的华为等企业反而由于其底子薄,没有产业包袱,迅速地顺应了新的产业趋势,与欧美企业在新起点上赛跑,而日本企业由于业已拥有的巨大优势,面对新技术和新的产业机会,缺乏投入的勇气和动力,企业的优势惯性让企业处于虽然有隐忧,但经营状况尚好,它们没有强烈的将自身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忧患意识,没有推倒重来的战略魄力,总是在不打破既有的业务布局和组织框架下吸纳一些新的产业因素,以一种近似于贵在参与的心态来玩新的游戏,虽然偶有变革和创新,但都只是停留在维持性、修补性创新的层面,远没有进入到颠覆创新的层次。
与此同时,松下、索尼这些大企业和三井这样的大财团在日本国内形成了对于各种资源的实质性垄断,整体经济过度倚重这些大企业,新型企业的创立和成长在这个的经济生态中处于相当有利的位置,企业家精神越来越淡薄。这导致了一种尴尬的局面:支柱性大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虽然逐渐丧失竞争力,但它们在日本国内的地位难以撼动,没有新兴的、有创新活力的企业来接替它们参与全球竞争,让松下、索尼等企业“超龄服役”。这直接倒致日本的国家竞争力的持续下降。
韩国的三星曾长期以索尼为楷模,甚至长期抄袭、模仿索尼。但这已是旧话,竞争的态势早就发生了逆转,三星的市值早就相当于索尼和松下的总和了,而今年以来,三星的优势更加明显,把索尼和松下抛得更远。松下半年亏损近百亿美元的事实似乎表明,日本和日本企业的衰落已经不可逆转,任何奇迹都有终止的一天,而且企业和国家还要为这样的奇迹偿还高昂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