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十年的中俄天然气谈判终于尘埃落定。中俄双方21日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合同期30年。
备受关注的价格问题并未公布,不过市场预估气价或与欧洲价格水平相近,不如中亚气划算,整体上会对中国天然气成本进行拉高。
“能源对俄罗斯的经济至关重要,占到总出口的70%左右的份额,乌克兰危机使得俄罗斯传统的能源市场渐渐萎缩,它需要寻找新的市场,来实现出口多元化。”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表示。
正在进行雾霾治理、能源结构调整的中国也需要进口更多的天然气。国家发改委提出,到2020年,中国的天然气供应能力要达到4000亿立方米,力争达到4200亿立方米。而380亿立方米,相当于2012年中国表观消费的21%,相当于差不多三个北京市2013年的天然气消费量。
根据合同,主供气源地为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州科维克金气田和萨哈共和国恰扬金气田,目标市场主要是我国东北、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
卓创资讯天然气分析师王晓坤认为,此次管线贯通有利于东北地区油改气、煤改气等进程的推进。在管道设备企业和燃气公司受益的同时,中石油掌握气源比例也将会进一步提高。
“预计双方协议的管道气价格在1.9-2.4元/立方米附近,跟全国的民用气价格领域相比,价格存在倒挂现象,整体上会对中国天然气成本进行拉高。”王晓坤表示。
不过林伯强认为,随着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推进,中国天然气的价格肯定会有所上涨,与进口气价的联动也会更顺畅,等到2018年真正供气时,国内气价不一定会低于进口气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