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思八达价值?大多数旁观仅看到了研讨会的价值,而并非思八达核心价值。没有进入思八达的人,其实很难发现其中的核心体系:他更包含了与企业家群体碰撞、探索出来的全方位平台价值。思八达的价值,谁最有发言权?当然是企业家会员们。价值到底几何?真正看清楚这一点,既要身临其境,更要拥有足够的想象力,殊为不易。
当今的企业培训业,恐怕没有哪一家公司,像思八达这样,屡陷舆论漩涡、屡遭议论了。也没有一家公司,像它这样,遭遇到如此两极分化的评价,认同者近乎五体投地,排斥者有些嗤之以鼻。
究其端的,各方根据自己的体验或观念,对思八达的存在价值,得出各自的论断,结论上针锋相对,推断过程则掺杂着利害考虑、缠绕着情感因素。
这其实很正常。对思八达持有迥异立场的各方,包括行业外的大众媒体、培训同行、企业家(又分为两类:上过课的,没有上过课的),所处的实际境况,恰如所谓的“洞穴囚徒”,每一方都只能看见自己眼前的这点景象。那么,这种观念冲突是否无法调和呢?如果有可能,又从何处入手?对某一事物的价值判断,人们通常会有两种取向,一是基于事实的判断,一是基于价值观的判断,加上理性、感性的不同比重,于是就形成了歧义百出、观念冲突的现象。
或许,可以从两方面来尝试解读思八达的价值,首先是更全面的认知角度,其次是价值观中立的第三方立场。
从认知的角度来说,评判思八达的价值,先要考察企业培训业本身的价值;要看清这个新行业的价值,就要对教育的本质也有所洞察。在这一点上,宋代大儒张载曾说,“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所谓变化气质,主要是指心性培养,企业家学习的根本点正在于此。管理是一门实践的学问。对于许多有更大梦想的企业家来说,知识上的缺失,并不是要紧;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和经营之道的精进。为什么一些企业难以守住底线?为什么不少企业无法打破瓶颈?根子在于企业家本人的胸怀和眼界。
海底捞为什么学不会?
管理制度、手段容易去总结和复制,张勇给予员工的初始信任,却是为常人所难为,这背后是对人性的洞察和良知的相信。王阳明曾痛切地指出,凡人未能有大成就,病根正在于良知为私欲被蔽,分“知行”为两件事。对许多企业家来说,有很多道理是明摆着的,比如社会责任、员工幸福等等,自己的内心无法形成意愿,知而不行。
“圣人必可学而至”。因此,企业家的心灵修炼,实际也是有轨可循、可以提升的。不过,这有一个前提,企业家自家的根底和悟性,或者是找到适合的导师。
现实却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已故国学大师南怀瑾对此的解释是,“经师易得”,是指传播知识容易;“人师难求”,师者用自己的行为、品性、言语影响学生的做人,这样就很难。日本著名的阳明学者安冈正笃,正是这样一位“人师”。他学问渊深、持身严正,被战后四任日本首相奉为精神导师,更是包括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等大企业家的引路人。(关于安冈本人,详见本刊2012年第3期特别策划)
中国培训业还很年轻,实力也弱小,这样的“人师”在行业中还没有真正出现。就目前阶段来说,不只是灌输知识,能在开启精神世界方面有所作为的,或者说介于“经师”与“人师”之间,刘一秒,算得上是为数不多的之一。比如,他曾经提倡,企业家学习道德经,不是光记诵和理解其文本,而是要揣摩老子写作道德经的思维状态。
刘一秒曾经在课堂上阐述过“老师”和“大师”的差别,在他的定义中,老师是用知识从外部来填充学员,大师是启发学员向内求、打开自我,类似于禅宗接引门徒的方法。虽然,刘这样说,有自我标榜、自诩为大师之嫌,这种方式确实让很多企业家在心理上感觉更容易接纳,也就是思八达语境中的“生发“和“自然流淌”。当然,这种方法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加之前几年刘一秒本人谢绝诸多采访和外部接触,给人以故作神秘之感,遂成为思八达遭受外界非议的主因。
刘一秒的智慧系列研讨会,从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元命题:“找魂”,“经营企业,首先要回答‘我们一群人成立一个公司是为谁、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其次才是怎么经营的问题。”(所谓元命题,是指哲学当中的最基本问题,是一切思维的原点,比如“我是谁?”就是最古老的哲学元命题之一。)这一发问,被思八达视为企业家建立所谓“商业思维意识”的基础。在管理学上提出类似的元命题,就是著名的德鲁克五问。
对于很多会员的内心来说,抛出这个命题,好似在湖水中扔进了一块巨石。对这个命题的探讨,在课堂上引起了普遍共鸣,并成为思八达会员相互交流的关键词,因为此问切中了要害,既是困惑,又是法门。可能,很多讲师也曾经在某个时候,就类似的问题启发过会员,但是没有哪一家在这个问题如此下足功夫、扭住不放,并以此为契机,触发会员对企业经营的全面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