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界讯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做了《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到“2015年要促进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少了往年‘抑制投机投资住房需求”的字眼,投融界一位分析师在对比之后说道。
投融界(http://www.trjcn.com)是专业的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以搓配项目和资金为己任。截止2014年年底,投融界发展的20年间,已经为企业融资超过千亿元。
“已经有地产界业内人士得出了结论,认为地产行业将会迎来‘天大利好’,因为政府对地产的态度出现了转变,即从‘调控思维’转向‘支持思维’”,投融界该分析师补充说。
房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对于资本和金融市场的依赖性非常强,资本以及金融如同是地产的“咽喉”,这也以金融工具调控房地产的基本逻辑。如果说政府对房地产行业已经转变为“支持思维”,那么,是否意味着房地产融资将会更加容易呢?
投融界一位房地产研究员却并不这么认为。根据投融界该研究员的观点,政府调控的强度影响着房地产融资的数量,这是相关的。但是从房地产融资创新健康发展的角度看,政府调控与融资健康度却是相对的。也就是说,政府调控越是严格和严厉,房地产创新的步伐反而加快了。
不逼不走
在2008年以前,房地产处于“黄金十年”,房地产企业能够便捷地从银行获得贷款,一线的房地产企业还能够通过上市进行融资,虽然从银行贷款成本不低,但是由于有旺盛的购房需求,所以,房地产企业突飞猛进,地产很快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即使是中小型房地产企业,也能够以预收款等资金实现滚动开发。
2008年之后,房地产调控政策开始推进,房地产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开始加大,加之首付比例的提高以及限购,房地产需求量减少,预收款这一渠道也被封堵。为了获取资金,地产企业创新出了各种融资的渠道,例如信托融资、委托贷款、境外融资、债券融资等等,特别是中小房地产企业,甚至开始从互联网渠道如风投、P2P等渠道获得资金。
通过对房地产融资历史的简略回顾,有一个规律显而易见,对房地产的调控,使得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大为丰富和多样,这对未来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来说,是有利的。
那么,此次政府对房地产的态度,从“调控思维”转变为“支持思维”,对房地产融资来说,是否就意味着“天大的利好”呢?
天大利好?
房地产过去数年一直处于“憋屈”的状态,此次获得“支持”,必然略有兴奋,再联想到过去三个月时间内的两次降息,对于地产企业融资来说,是不是以后都无需为资金担忧了呢?
投融界并不这么认为。首先,过去两次降息,降息幅度都非常有限,并且倾向于小微企业融资和“三农”融资,甚至并未考虑地产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唯一对地产企业的作用在于,刺激了股票市场,有助于上市地产企业从资本市场融资。其次,一如既往,此次《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及的是保障性住房、城乡危房改造以及棚户区改造,倾向于对这几个板块进行融资支持,而不是住宅地产。第三,在当前银行揽储整体成本没有重大改变的情况下,银行即使愿意向房地产贷款,也是倾向于大型房地产企业,因为风险更低,而中小房地产企业从银行获得融资依然困难重重。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得出结论,第一,无论是此次“支持思维”还是以往的降息,对地产融资利好十分有限。第二,中小房地产企业未来还会处于融资难和贵的困局之中。
“当然,‘支持思维’以及降息,对房地产融资的影响也不是没有”,投融界一位分析师说道。
新旧并举
投融界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思维”,或重新拉开银行向房地产企业贷款的闸门,虽然不是全开,但是至少水流会加大。特别是对于从事棚户区开发、城市改造以及保障房开发的地产企业来说,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力度会更加便捷和容易一些。而从事这类具有一定公益性的项目开发的,多是大型房地产企业,这些企业或许会从银行“拿钱”更多更容易。
而对于中小房地产企业来说,融资依然是难题。不过幸好的是,在过去数年地产低迷和信贷收缩阶段,大量的地产创新融资渠道被开辟出来了,中小房地产企业通过这些渠道进行融资,虽然付出了较高的成本,但是至少不会出现资金紧张和断链的情况,包括风险融资、债券股权融资、委托贷款、信托融资,也包括一直以来帮助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的投融界,投融界独特的线上+线下,标准化+个性化的融资模式,在过去数年,已经帮助百余家房地产企业找到了资金。
“总之,新旧并举,传统融资渠道和创新融资渠道并驾齐驱,将是未来房地产融资市场的基本格局”,投融界一位分析师最后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