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备受关注的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施行,其中,婴幼儿奶粉配方从备案制转为注册制的新规剑指价格乱象。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给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所存在的“高价格、高费用、高利润”的“三高奶粉”扒掉了最后一层“遮羞布”。
近年来,一些婴幼儿奶粉以更换包装或配方优化升级等为理由持续轮番涨价,涨价频次也从一年一涨逐渐变成半年一涨甚至一季度一涨。一罐在其本国售价为100元人民币左右的洋奶粉,越洋来到中国后售价却将近300元,“同粉不同价”的现象让婴幼儿奶粉在中国的奶爸奶妈面前变成了高端奢侈品。
这些究竟是不是奶粉价格上涨的真正理由?一罐奶粉的成本究竟是多少?市场上的“三高奶粉”价格到底有多少泡沫呢?有分析指出,“三高奶粉”屡屡提价的理由基本有成本论、配方说、关税论以及更换包装说等几种。那么,这些提价理由究竟能不能站住脚呢?
此前央视新闻报道指出,婴幼儿配方奶粉原料基本上都是全球化采购,各地生产成本相差并不大,原装进口洋奶粉的报关价一般在50-60元之间,加上税和运费,最多也就70多元,如果是通过大包粉形式进入中国的,每罐的生产成本更低。成本论、关税论站不住脚。更换包装说更是牵强,尽管换了新包装,配方并没有改变,奶粉口感也完全相同,实属“换汤不换药”。
这样就只剩下“配方说”了。事实上,不少“三高奶粉”在市场上大打“配方牌”,添加了“特别配方”之后就成了“高端产品”;而此次《食品安全法》修订,将“配方说”这“三高奶粉”的最后一层“遮羞布”也扯了下来。
数据显示,全国有近1900个配方,平均每个企业有20多个配方,而国外这类企业一般只有2-3个配方。上海曾对本地婴幼儿奶粉企业的配方进行精简,剔除不合理或成分功能相近的配方,最终3家企业原有300余种配方精简到30个左右,另1家企业只有4种配方。
事实上,这些所谓的“特殊配方”对于奶粉成本的影响本身就是微乎其微。以OPO奶粉为例,国际市场上,有的洋品牌OPO配方奶粉其实只比普通产品贵几欧元,但一到中国价格就会翻几番。曾推出176元/罐的OPO奶粉的君乐宝奶粉事业部总经理刘森淼公开放话,添加OPO的成本只有十几块钱,谁说自己的成本比较高,欢迎公开,请社会各界监督,看看究竟能不能超过80元/罐。实施“注册制”后,对配方的管理更加严格,奶粉涨价再也无法“任性”。
至此,“三高奶粉”高价格的“遮羞布”全被扯破,露出的则是渠道和厂商赤裸裸的高费用和高利润。高级乳业研究员宋亮表示,目前市场上国产奶粉的平均毛利率一般不超过20%,而一些“三高奶粉”的平均毛利率已高达40%到60%,有的甚至高达80%。无怪乎国家发改委在2013年对多家洋奶粉开出6.7亿元的反垄断罚单。
现在的问题是,“三高奶粉”泡沫被戳破之后怎么办?乳业专家王丁棉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一语道破:自己的实力不够,才会受欺负,假使自己的实力强,别人敢这么嚣张么?所幸,以君乐宝婴幼儿奶粉上市为标志,一个旨在让中国宝宝喝上与国际品质和价格都接轨的“优质优价奶粉新阵营”正在形成。
一年前的4月,君乐宝推出的婴幼儿奶粉率先打破“高价格才是高品质”的“三高奶粉”逻辑,先后通过了欧盟BRC、IFS双重认证,力证品质已达国际一流水准,并采用互联网思维做奶粉,以130元/罐的颠覆性价格入市,腰斩主流价格,由此引发了优质优价奶粉风潮。
一年后,率先向“三高奶粉”开战的君乐宝已不再是孤军奋战。日前新希望以“百元价格+电商渠道”的模式开始进军奶粉市场,推出了99元的爱睿惠婴幼儿配方奶粉,雅士利方面也表示5月也将会推出一款百元左右的进口奶粉。业内人士透露,年底最起码还有3-6家大型企业要推出100-150元奶粉,中国奶粉市场一个全新的优质优价新阵营已经出现。
这一次,以市场竞争为主力、以政策规范为春风,一场婴幼儿奶粉的优质优价革命已经厉兵秣马、吹角连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