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戏里还是戏外,伴随着保罗的逝去布莱恩的“隐退”,“速度与激情”系列终于迎来了它的谢幕,这部曾经让每个观影者血脉偾张的美国大片用了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与我们SAY GOODBYE。
挥舞的钞票,狂飙的赛车,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明争暗斗,生离死别,有功成名就,也有黯然退场,相互追逐后的尽头在哪里?WHO KNOWS。至少,我们再也看不到那个有着迷人蓝色眼睛男人的笑容了。
正如速度与激情中的狂飙,身为P2P业者的笔者,在这两三年里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周围的“速度与激情”,然而结果是,往往一开始飙得越快,喊得越响的,最后反而没了声音。正如笔者很欣赏的一位P2P企业掌舵者--上海直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希军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在这个人人都急着卡身位,抢跑道的时代,我们不妨先等一等,把身体练得强壮一点,检查下跑鞋的鞋带有没有系好。你要参加的并不是运动会,而是一场战争,一场谁能走到最后,谁才能走的最好的战争。因此,稳一点,再稳一点。
郑先生的话从侧面反映了国内P2P行业的现状--大公司都在争客户。诸如陆金所,积木盒子等一批通过P2P互联网化,降低投资门槛,快速发布标的筹集资金的P2P网贷平台,互联网的开放性,铺天盖地的广告加上还不错的收益率让他们在短时间内获取了大量的客户;小公司都在卖血抢钱,动辄超过25%的年化收益,不够正规的操作,暗藏的资金池陷阱……很多尚未脱掉民间集资外衣的小公司通过开除高额回报为诱惑,吸引铤而走险的投资者,实则危机四伏。
快速扩张,攫取用户的“速度”策略最大的风险在于,这类企业多为新兴企业,创业者往往是一批在互联网行业有着丰富从业经验,崇尚客户至上的IT精英,平台在短期内获取到的用户数量使其得到资本的追捧,但平台本身的盈利能力堪忧,基本都是赔本赚吆喝,烧资本的钱占市场。更严重的危机则是,这类平台大多没有能够与其发展速度相匹配的风控部门。与传统线下P2P不同,网贷模式中,一个标的面对的往往是成百上千的投资者,也就是俗称的债权转让。那么,一旦发生大规模的逾期事件,仅凭平台几千万的注册资金,和所谓的“兜底”,“担保”等承诺,是否能够应对风险?在国内信用体系完善化仍有茫茫长路要走的前提下,当前网贷平台清一色的信用担保模式真的是万无一失吗?
高额回报,快速吸收资金的“激情”策略,是前几年更多出现的,现今也不在少数。其风险在于P2P公司介入交易环节后资金池的存在与频繁出现的公司法人跑路案件。比较典型的例子有几天前曝出的西安联合学院集资案件,上万名投资者,逾百亿的资金无法追回。这类公司多为线下操作,企业以各种项目名义和高额的年化收益吸引投资者,资金流向极度不透明,多为公司自融,与P2P行业规范中明令禁止的资金池红线背道而驰。由于其操作流程在线下,更加难以追踪资金去向,一旦投资项目失败或是出现企业法人携款跑路的事件,大量的资金将有去无回。
在速度与激情面前,我们是否还有第三条路?这也是郑希军先生一直所倡导的P2P行业“中庸之道”:以风控为核心,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理性看待收益和扩张速度,以更加规范和安全化的操作满足投融双方需求--“宁可走的慢一些,也要走的稳一点”。